新生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推拿李波孩子遗尿别着急,弄清原因,辩 [复制链接]

1#

小儿推拿李波:孩子遗尿别着急,弄清原因,辩证论治,轻松解决!

一、关于遗尿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婴幼儿时期,由于形体发育未全,脏腑娇嫩,“肾常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均非病态。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也会发生遗尿,严重者产生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遗尿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九针》:“膀胱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遗尿是由于膀胱不能约束所致。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亦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以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现代医学通过X线诊断,发现某些顽固性遗尿的患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这类患儿治疗困难。

二、遗尿的病因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说明了饮食人胃,经消化后,其中精微散布到脾,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使水道通畅,而体内多余的水分,则下输至膀胱成为尿,然后排出体外,这是水液代谢的过程。《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且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充足温煦。由此可见,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着密切关系。遗尿的发病机制虽主要在膀胱失于约束,然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关系。其主要病因为肾气不固、脾肺气虚、肝经湿热。肾气不固是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等,使元气失充,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尿液,而为遗尿。

中医认为无论何型遗尿,均与膀胱有关。肺、脾、肾、肝等脏异常皆可导致膀胱不利发生本病,但病位在膀胱。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通过肾的气化作用,才能正常排出体外。若小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则为遗尿。脾为中土,为水液上输下达之枢机,为水之制。

肾阳不足虽为本病发生的根本,但水湿的运化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蒸散。肺主一身之气,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功,与肾互为母子之脏。《金匮翼》“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者“即《金匮翼》所谓“上虚不能制下”之说。故肺、脾的功能在此也不可小视。

脾肺气虚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脾肺俱虚。脾虚运化失职,不能转输精微,肺虚治节不行,通调水道失职,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若脾虚失养,心气不足,或痰浊内蕴,困蒙心神,亦可使小儿夜间困寐不醒而遗尿。肝经湿热平素性情急躁,所欲不遂,肝经郁热,或肥胖痰湿之体,肝经湿热蕴结,疏泄失常,且肝之经络环阴器,肝失疏泄,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湿热迫注膀胱而致遗尿。此外,亦有小儿自幼缺少教育,没有养成夜间主动起床排尿的习惯,任其自遗,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性遗尿。

三、临床诊断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数次者。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4.X线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隐性脊柱裂,或作泌尿道造影可见畸形。

四、辩证论治

(一)辩证要点

遗尿日久,小便清长,量多次频,兼见形寒肢冷、面白神疲、乏力自汗者是为虚寒;遗尿初起,尿*短涩,量少灼热,形体壮实,睡眠不宁者属于实热。虚寒者多责之于肾虚不固、气虚不摄、膀胱虚冷;实热者多责之于肝经湿热。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虚证以温肾固涩,健脾补肺为主;实证以泻肝清热利湿为主,配合针灸、激光、外治等法治疗。

(三)分证论治

1、肾气不固证候: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腿酸软,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分析:肾气虚弱,膀胱虚冷,不能制约,故睡中经常遗尿,且尿量多而清长。肾虚真阳不足,命门火衰,故神疲乏力,面白肢冷。腰为肾之府,骨为肾所主,肾虚故腰腿酸软。肾主髓,脑为髓之海,肾虚脑髓不足,故智力较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寒之象。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2、脾肺气虚证候:睡中遗尿,少气懒言,神倦乏力,面色少华,常自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力。分析:脾肺气虚,三焦气化不利,膀胱失约,故睡中遗尿。脾肺气虚,输化无权,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不能荣;养神濡养肢体,故神倦乏力。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常自汗出;脾气虚则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细少气,均为气虚之象。治法:益气健脾,培元固涩。3、肝经湿热证候:睡中遗尿,尿*量少,尿味臊臭,性情急躁易怒,或夜间梦语磨牙,舌红,苔*或*腻,脉弦数。分析:肝经湿热,蕴伏下焦,耗灼津液,迫注膀胱,故睡中遗尿,尿*量少,尿味臊臭。肝经有热,肝火偏亢,故心情急躁易怒;肝火内扰心神,故梦语磨牙。舌红,苔*腻,脉弦数,均是肝经湿热之象。治法:泻肝清热利湿。

五、遗尿小儿推拿穴位手法(点击下方链接)

孩子总尿床怎么办?小儿推拿李波分享宝宝遗尿的小儿推拿穴位手法

小儿遗尿基础护理

1、养成合理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合理睡眠,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睡前1小时不玩电子游戏游戏,不看内容过于刺激的电视节目等,不能睡眠时间过晚。2、注重膳食均衡营养已经发生遗尿的患儿,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营养,临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饮水;少吃或不吃流质类食品。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摄入优质蛋白,注意补锌。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