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宝宝湿疹红屁屁不可乱涂多款婴儿抑菌霜 [复制链接]

1#

2月2日,#江西一款婴儿抑菌霜被曝激素严重超标#再上微博热搜!

据新京报报道,1日曝出的“大头娃娃”抑菌霜事件持续发酵,多名家长反映宝宝使用一款七草缘抑菌霜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该款产品产自江西宜春真润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记者从第三方检测机构获悉,七草缘抑菌霜激素含量检测结果为μg/g,该结果比此前老爸评测曝光的益芙灵抑菌霜激素含量高了近9倍。

在这一热搜话题的众多跟帖中,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起出现在江西的疑似因使用抑菌霜导致的大头娃娃事件。据“法律指南”报道,近日,江西也出现了大头娃娃,五个月的宝宝体重狂飙至20斤,怀疑也是抑菌霜超标导致!目前,相关部门已抽样检测调查。

至此,在不到一月时间里,漳州、青岛、江西接连曝出三起大头娃娃事件,且激素超标愈发严重。

据江西这位孩子的妈妈称:“因母婴店推荐所以买来一直给宝宝涂,直到看到抖音上大头娃娃的视频就开始担心了。”到医院做了多项检查后,医生给到的猜测是:“是不是长期用了外源性比较高的激素引起的皮质醇降低。”

违规添加的激素有多可怕?

医学上,氯倍他索丙酸酯是婴儿及儿童不宜使用的。

一技术专家介绍,氯倍他索丙酸酯就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在化妆品中是不允许添加的,但近日曝光的几款抑菌霜的卫生许可证参照的却是卫消证字号,“消字号产品不分大人小孩,看产品主要看备案号,不管是化妆品还是消字号产品都是不允许加激素的。”

此外,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妆品技术中心副主任苏宁表示,激素就类似于“皮肤鸦片”,涂上舒服,但长期、大量的接触就会产生皮肤依赖。

一般在小婴儿和儿童身上,医生只会选用弱效和中效的药膏,只有重度湿疹的宝宝才有可能会用到更强效一些的激素药膏。而这些宝宝霜中被检测出的激素,基本上全都属于强效、甚至是超强效的激素!

虽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长期用强效激素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激素分类图

之前,江苏一名8月大的女婴在出生40天时,臀部出现了发红的症状,家人便买了一款在网上爆火的面膏给她用,结果孩子8个月大时,查出高血糖、生长发育迟缓、双肾结石等问题。医生检测发现这些症状可能与孩子长期摄入"类糖皮质激素过多"有关。

更有知情人士称:售价几十元至二三百元的“宝宝霜”,很多都是“凡士林加西药”。

“消字号”产品成非法添加重灾区?归根结底,最终的引发问题的原因还是无良商家的非法添加行为。由于不少“妆字号”婴儿霜这些年来因非法添加等问题已在公众心中埋下雷区,因此,当“消字号”宣称产品更安全、更有效时,很快受到了家长们的信任。在见效快的表象蒙蔽下,家长们被看似更加专业的“消字号”产品所唬住,反而忽略了安全问题。然而实际上,不同于“妆字号”,“消字号”产品许可证发放与管理仅由省级以下卫生行*部门负责,审批时间短、费用低,检测指标主要为杀菌作用。企业只需要自己寻找认证机构、自行邮寄样本,将结果提供给地方卫健部门即可。实际上,“消字号”的备案程序更加简单、审核更加容易。从欧艾抑菌霜再到如今的七草两叶,“消字号”宝宝霜一个月爆雷多次,释放出“消字号”大整顿已经迫在眉睫。而“消字号”产品正是通过母婴店销售人员的口头宣传,对本是“消字号”加以夸大描述,成为了比“妆”见效、比“药”安全的神奇存在。

接二连三,风波不断,事实上一次查处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水花,而大头娃娃事件还没有画上句号。在“益芙灵”、“七草缘”等抑菌霜消失不见之后,在母婴店里其他同为消字号品牌的抑菌霜同样会占据货架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成为店内明星产品,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同类产品是否添加激素,仍未可知。

来源:新母婴店部分内容综合:美商社、新京报、微博等

没看够?加入纸尿裤核心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加小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