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生后3小时怀疑主动脉弓发育异常患儿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
今天(10月22日)清晨,医院新生儿中心转会诊24小时绿色通道,医院的“转诊申请”。儿科医生评估后,立即向申请启动航空医疗转运。
随后,搭载着医院专家、急救医生的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飞往河北……
9时许,一阵轰鸣,载着病情危重“新生儿”的直升机降落在医院医院,随后,“孩子”被送上一辆新生儿专用救护车,紧急转往医院……
这是医院与急救中心联合开展的一场空地一体化新生儿救援演练,此次演练也标志着全国首个空地立体化新生儿转运绿色通道正式启用。
打通空中“生命通道”
目前,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生育*策的调整,高危孕产妇和高危新生儿明显增加。
“我们儿科医生,尤其是新生儿科的医生,平时工作中经常要跟着急救车去外地执行转运危重患儿的任务。”采访中,一位儿科医生说,目前儿科医生资源很紧缺,个别危重症新生儿的急救转运,有时院前急救机构甚至不敢接。这主要因为新生儿病情进展快、变化多,转运途中风险非常高。
和成人不同,新生儿转运不仅需要专业的设备,还需要有新生儿救治经验的医护专员陪同。“新生儿转运时最重要的是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需要有专业儿科医生跟车参与。”儿科医生说,目前,一些跨地域的危重症新生儿转运,很医院自己承担。
此次急救与新生儿救治两家机构联手合作,为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打通空中“生命通道”。
流动儿童ICU首亮相
此次演练也是本市危重新生儿转诊软、硬装备的全新“升级”,除涉及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外,被称为“流动的儿科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也首次亮相。
据介绍,新生儿专用救护车具备自动消*功能,紧急情况下还可开展一些小型外科手术,车上配有新生儿转运暖箱、车载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血糖仪、输液泵、负压吸引器等新生儿专用的急救设备。
据统计,与医院此前已成功联合转运新生儿及儿童数十例,其中包括固定翼飞机空中长途转运。
惠及京冀豫等地
演练现场,医院与急救中心还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医疗急救转运、涉外儿童医疗急救保障中建立专业化、立体化医疗合作共同体,搭建空中与地面、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无缝接轨的医疗急救绿色通道,为救治新生儿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合作将惠及医院及其托管的医院、医院、医院以及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医院集团)各成员单位。不仅将为全国儿科医联体范围内危重新生儿转运开辟一条全新的生命通道,也对危重新生儿转会诊网络的全面建设起到重要意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刘欢
编辑: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