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德
11月底,杭州、深圳等地不少幼儿园出现了大量小朋友呕吐、腹泻,有的孩子甚至因为症状严重被下了病危通知书,事件中,家长所描述的宝宝症状是这样的:
“前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儿子还好好的,是睡到半夜突然发病的。”何先生说,大概凌晨2点的样子,睡梦中的儿子突然哭喊肚子痛,随后便出现了呕吐症状,接连吐了3次,估计是把胃里的东西差不多吐光了,整个人才感觉舒服一点。
家长介绍,21日晚,她叫孩子吃饭时,发现孩子一直捂着肚子,并称很饱,不愿意吃。没想到在上厕所时,孩子就吐得“稀里哗啦”了。不仅如此,半夜时,孩子醒来称要喝水,那时又吐了一次。
最终,这些孩子被确定为诺如病*感染,大家都知道诺如病*导致感染性腹泻,然而当呕吐为首发症状时,是否能立即识别呢?
▼诺如病*——流行病学
诺如病*:年被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命名为诺瓦克病*,是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年,第八届国际病*命名委员会改称为诺如病*,并成为杯状病*科的一个独立属——诺如病*属,已经不是一种新型病*了。
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传人即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常呈集体机构爆发性,最常见的场所为参观、托幼机构、医院。
季节性:诺如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暴发易见冬季和冬春季(11月至下年2月)。
▼诺如病*——临床特征
潜伏期:12-48小时,急性起病。
好发人群:发病年龄1-10岁,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
临床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
轻症: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对不同年龄组病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进行比较发现——成人中腹泻更常见(72%VS52%),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81%VS64%),其中,5-11岁的儿童出现呕吐的比例最高。这也是为什么它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儿童出现呕吐,一定不能忘记。
常为自限性,症状持续1-3天,但也存在着年龄越小病程延长的特点。
重症:少数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多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领儿童,可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
检验检查:粪便和周围血象检查一般无特殊,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诺如病*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抗原检测阳性。
▼轮状病*VS诺如病*
秋冬季儿童感染性腹泻高发,两种病*性肠炎需注意:轮状病*及诺如病*,与以上介绍的诺如病*相比,轮状病*感染常有以下特点:
秋冬季多发,6个月-2岁多见,粪-口传播;
潜伏期1-3天,起病急,先呕吐,便次多、量多,蛋花汤样、水样,无腥臭,镜检偶见WBC,常伴脱水、酸中*,可有发热和上感症状;
也常为自限性,病程稍长,3-8天。
▼诺如病*如何防控?
关于疫苗:由于病*变异迅速,现在仍无有效疫苗可以接种。
注意环境卫生:勤洗手、消*,避免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食品与饮水安全。
虽然为自限性疾病,出现以下情况仍应及时就医:
反复发热,体温>38.5℃,体温控制不佳;
频发呕吐,腹痛剧烈,无法进水、进食;
大便呈粘液样,带血、脓液,有腥臭味;
精神萎靡,存在口唇及皮肤干燥、烦渴、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
资料来源
[1]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