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婴帮,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女性最闪耀的光芒,就是做了母亲之后。成为母亲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从经历阵痛到生产、喂奶、夜起、拍嗝、换尿布等等,一系列照顾宝宝的过程,已经让初为人母的宝妈们心力交瘁了。
但这一系列的操劳,都比不上宝宝的发育和成长问题让宝妈宝爸们揪心。关于宝宝的发育问题,如果你家宝宝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家人要引起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宝宝发育迟缓的迹象。
第一种:不会抬头扭头
宝宝刚一出生,掌握的第一个技能就是吮吸。尤其是宝宝出生3个月左右,喜欢吮吸手指,这个动作是宝宝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一个开始,也是宝宝正常发育的一个健康信号。但是,有的宝宝却出现吮吸障碍,比如在吃奶的时候,经常叼不紧,频繁呛奶。三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做到抬头,轻微的转动脖颈,但是有的宝宝却在这个时期出现大运动发育障碍,脖颈比较软,抬头,转头动作都不会做。这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第二种:语言表达不清
一般情况下,宝宝3个月以后就能笑出声音,高兴的时候会“啊啊啊”、“咦咦咦”的发出声音。3个月至15个月之间,是宝宝大脑迅速吸纳外界语言和词汇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的小脑袋就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他们能听到的语言。基本上在宝宝12个月左右,随着宝宝语言功能的不断发育,他们能简单地说一些词语,或者是能叫出来自己熟悉物品的名称。等宝宝到了2岁左右,已经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可能描述的话语不太清晰,但是大人们完全能明白宝宝的要表达的事情。
与此相反,如果这个阶段的宝宝总数“保持沉默”。无论父母怎么引导,宝宝总是显示出来对语言的迟钝反应,以及想说说不出来,这个时候的宝妈宝爸们就要引起注意了。有可能是平时和宝宝交流的太少,或者是宝宝生活环境太单一,再者是宝宝的大脑中语言中枢这一块,发育慢了一点等等。无论哪种原因,宝妈宝爸们要找到原因,然后有针对性性的训练宝宝的语言发育能力。
第三种:手部不会抓握
宝宝的手部,是检验他生长发育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能反映出宝宝的许多发育情况。宝宝3个月左右,就能完全拿起和他手掌大小的物品。随着月龄的增长,检验宝宝手部精细动作的原则是:能够拿起越来越小的东西。基本上宝宝10个月左右,能用拇指和食指拿起花生大小的物品,还能够拧开瓶盖,堆叠三块左右的积木等等。如果宝宝这个时候,拿东西总是掉,或者拇指、食指力量不够。那么宝妈宝爸们要多针对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开展一些训练。比如让宝宝弄瓶盖,扔球、堆积木等等考验手部动作的一些小游戏。相信宝宝经过训练,手部精细动作一定会有所提高。
第四种:对外界反应不敏感
宝宝从一出生就是有情绪的,哭、笑、害怕、烦躁等等。并且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对于情绪的表达也会越来越清晰。如果你的宝宝对于外界的刺激不敏感,尤其对笑的反应不明显,总是习惯性躲避,或者对于家人对宝宝表达出来的爱和喜欢,没有明显反应。这个时候宝妈宝爸要认真的观察宝宝了,这样的情况长时间存在,就要带宝宝去找专家了解情况了。
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心头大事,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各自的规律,宝妈宝妈们要根据自己的宝贝情况,客观的判断宝宝的发育情况,切不可过于心急,引起不必要的担心。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