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真抓实干的行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医疗、教育、体育、养老、社保、就业等多个民生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切实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生活高质量(医改惠民篇)
医疗设施持续改善
医院、医院、医院、丁集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建设进展顺利,预计明年投入运行;医院、异地新建的三树卫生院、西宋集卫生院门诊楼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基层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果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个单位达到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荐标准。南陈集、渔沟中心卫生院建成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渔沟、丁集、棉花、刘老庄4个中心卫生院医院。古寨、西宋集、三树3个卫生院建成省、市规范化妇幼健康门诊。新建成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4个、省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2个和市级家庭医生工作站14个。
“人才强基”工程稳步推进
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县管乡用”试点工作,年度共计招聘各类人员名,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14名。选派医务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0名、医院进修培训名,参加区实训基地培训余名,开展急救等继续教育培训项目32场次。6名援鄂医护人员获“淮安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5名医务人员被表彰为区“优秀科技工作者”。
基本公卫服务更加优质
成立区级基本公卫项目服务指导中心,开展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全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1.27%,婚前医学检查率96.28%,妇女常见病筛查率87.3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21%,出生缺陷发生率0.‰,婴儿死亡率2.7‰,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开展孕前优生检查对,开展出生缺陷筛查1.05万人,实施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阻断孕产妇名,完成2.5万名妇女“两癌”筛查项目。
人口家庭工作积极推进
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优化生育服务管理,出生政策符合率98.7%,出生婴儿性别比.1,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奖扶政策兑现率%,及时发放各类奖扶资金。开展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困难家庭和困难留守儿童慰问活动,发放慰问金23.4万元;精准扶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持资金37.96万元。
健康扶贫为大病患者托底
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住院个人自付费用严格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10%以内,累计受益2.8万人次,减免各类费用.92万元;全力实施低收入人口30种大病专项救治,累计排查农村低收入人口患30种大病人,实施专项救治人次,救助费用.24万元。
人民生活高质量(教育体育篇)
优化配置教育建设项目
开工建设东城高级中学和渔沟高级中学和按省优质园标准新建6所幼儿园。其中南陈集中学宿舍楼、食堂及二附小综合楼已竣工投入使用;开源珑城幼儿园已完成装修,剩余5所幼儿园预计在12月陆续完成;其他项目正按照施工计划有序推进。
致力打造全民健身天地
新建5片社会足球场,9个乡镇健身园,1个文明健身主题公园。投资约万完成9个镇的乡镇健身园建设;投资约60万,建设新渡口文明健身主题体育公园;投入投资约万,新建3片五人制足球场和2片十一人制足球场;投资50万元,已完成马头镇芍药园3.1公里健身步道。
人民生活高质量(社会保障篇)
社会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
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67万人、1.13万人,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05万人、5.5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年的元/月增加到年的元/月,参保人数24.1万人。
兜底保障筑牢“返贫”墙
低保标准由元/人月提高到元/人月。年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元,达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元)。目前,保障各类困难群众人次,其中,低保兜底保障户人,特困人员人,残疾两补人,困境儿童人。
儿童关爱保护进一步深化
马头、丁集、淮高3个镇建成省级儿童关爱之家。开展“托起明天的太阳”慈善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1.04万元,为我区学龄前儿童(0-6周岁)(总计人)购买重大疾病、意外伤害保险,促进我区儿童健康成长。联合市儿童未保中心为全区余名儿童开展疫情防控“公益大礼包”赠送活动。同时,创新总结淮阴区儿童关爱“4精准+4提升”模式,得到省厅认可。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完成3个城市社区和17个农村社区建设,完成户适老化改造,建设40张“家庭照护床位”。引入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和社工服务组织,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洁、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上门服务,目前已完成服务老人人,服务总次数人次。同时,通过第三方评估、电话回访和上门抽查等方式进行跟踪督查,保障上门服务质量。
镇街社工服务站建设逐步推进
按照《淮安市民政局、财政局关于落实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预算资金的通知》(淮民〔〕号)要求,我区试点试点建设社工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全区13个镇街创新建成社工服务站,购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22人,切实解决了困扰基层民政工作经办能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有效提升镇街民政服务能力。
殡葬改革进一步加强
在实现公益性公墓镇域全覆盖的基础上,根据我区区域特点,按照30年长期规划,将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2亩用地纳入规划调整,对已投入使用的建设标准低下的公墓提档升级,重点推进公益性骨灰堂规划建设,目前已经建成马头人文纪念馆、徐溜镇民主骨灰堂。
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有力
加强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健全劳动关系协商机制,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年以来,我区收集重大欠薪线索16起,核实欠薪事项9起,处置欠薪事项9起,协助发放工资.88万元,其中涉及农民工名,工资.88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人民生活高质量(就业创业篇)
就业创业稳中有进
年,共为7家企业发放普惠性、困难企业、应急稳岗等不同类型的稳岗返还.29万元,惠及企业职工人;认定就业困难人员人,为实现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21.96万元;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
技能提升不断加强
通过持续开展重点群体职业培训、做好在岗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启动实施以工代训,以及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培训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退役军人等群体人次,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人,培训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劳动力人次。
内容来源:区考核办、区卫健委、区教体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
原标题:《人民生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