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柳叶刀全球抑郁,女性是重灾区这3种心理特 [复制链接]

1#
刘军连挂号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文欣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01导言

年10月8日,《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首次评估了新冠疫情对重度抑郁症的影响。

研究显示:年全球范围内重度抑郁症增加了28%,而新增病例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其中20-24岁的年轻人受到的影响最大。

这组数据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女性和年轻人是重灾区?

这还要从抑郁症的表现说起。

抑郁症(MDD),是一种情感性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饮食和睡眠障碍等。

相比之下,女性和年轻人,情绪情感波动更明显,更容易受外部事件的影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即使没有新冠疫情,女性的抑郁症患病率也要远远高于男性,而且男女差异,从青春期开始就显现出来。

那有没有方法,通过改善心理状态,来预防抑郁症发生呢?

下面就来说一说。

02人为什么会抑郁?

关于抑郁病的病因,目前有几种说法:

(1)遗传因素

如果父母,尤其是怀孕期的母亲患有抑郁症,孩子就会成为易感人群,当他们遇到应激事件时,引发抑郁症的概率较常人要高。

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曾说自己患有2年的抑郁症,那感觉就像是沉入井底;而他的母亲,就是一位抑郁症患者。

(2)抑郁体质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根据体液配比不同,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

其中抑郁质的人,兼有“内向”和“不稳定”两种倾向,从而表现为封闭、敏感、易激惹、情绪波动大,喜欢生闷气。

比如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郁体质。

(3)创伤性应激事件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应激事件,比如:高考失利、校园霸凌、情感受挫、事业打击、家庭变故、新冠疫情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激素分泌旺盛,而心理不够完善。如果自身个性敏感脆弱,再遇到应激事件,很容易陷入抑郁。

在此提醒家长,当孩子情绪低落时,一定要及时介入,了解发生了什么。

上面3个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很多时候是相互影响。

其中先天基因和应激事件,我们很难去改变,而最容易入手的,就是个性和心理调整。

认知心理学认为:情绪和结果,并不由事件本身决定,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决定的,它包括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呢?

03抑郁的心理特征

如果我们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会发现抑郁症的易感人群,会有一些普遍性特征,以此为突破口,便能找到心理疗愈的方向。

1,过度敏感

你可能会发现,文学、艺术、演艺界,容易出现抑郁症;原因之一,就是敏感。

著名画家梵高,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最后开枪结束了生命,年仅37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也是重度抑郁症患者,最后卧轨自杀

写出《撒哈拉沙漠》的台湾作家三毛,同样是因为抑郁症自缢而亡

张国荣拍完《异度空间》后,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以跳楼结束了生命

敏感是把双刃剑,更容易感知天地、体察他人、捕捉情感,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然而过度敏感,会成为巨大的心理负担,外部的一点点细微变化,都会引发剧烈的心境和情绪起伏。

而出于创作需要,很多文学艺术者很难脱离现实环境,完成自我调节。

久而久之,抑郁症就出现了,很难说,这是不是一种自我保护。

抑郁,会情致情绪波动降低,大脑思维变慢,行动变懒,从而强迫我们停下来,让身体和心理不再透支,并达到短暂平衡。

而大多数人读不懂这样的信息,他们会觉得自己完蛋了,从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与恐惧。

2,过度求认可

你是否是这样的人?

被领导批评两句,立即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了觉

精心准备的方案,客户没有通过,于是陷入巨大恐慌,难以继续投入工作

准备了丰盛晚餐,没有得到爱人夸奖,顿时情绪低落到极点,价值感全无

如果是,你可能存在“过度求认可”的心理。

我的一位咨客,非常优秀,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就职著名的全球强企业。

可他却很自卑,因为在全球顶尖的企业里,没人会注意到他,更没人会夸奖他。

他感觉自己很差劲,工作毫无动力,后来得了抑郁症,并接受了1年的药物治疗。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去探讨他的“求认可”,发现这与父亲的态度有关。

他说:哥哥从小就聪明,深得父亲喜爱;父亲常常把哥哥挂在嘴边,却很少夸奖他;尽管他同样努力出色,却始终无法让父亲多看一眼。

显然,他一直停留在“父亲的评价”中。

人的评价体系分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别人怎么看我;另一种是内在的,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