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治愈率也高的精神障碍类疾病,但由于对抑郁症的认知不足,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少,以至于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在早几年,抑郁症就已经被WHO组织列为世界首位致残疾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甚至超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看似更加致命的疾病。
“今天是我患抑郁症的第xx天,凌晨2点半,我还没有睡着,为什么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总是睡不着……”
“我说我患了抑郁症,家人却说我是矫情,都是我不够坚强”
在抑郁症患者中,很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全世界,大约有总人口的4.3%都患有抑郁症。这些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可能在和疾病作斗争。没错,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而且是一种能够凭借医疗治愈的疾病,只是你不够了解它。
01假装快乐的背后,是人们对抑郁症的不理解
很多人表示自己存在抑郁症,但在外面仍然会勉强自己去微笑、和别人社交,原因是,自己曾和别人袒白患有抑郁症,却被认为是矫情。为了更好的融入群体,她选择掩饰。在患有抑郁症后,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在很多患者身上可能出现持续性的、明显的情绪低落,整个人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只觉得无力、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在抑郁症发作时,很多人甚至只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什么也不做,也什么都做不了。
还有一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着妄想症、幻觉等精神病的症状,甚至在发病时出现伤害自己,甚至轻生的行为。在人们所知道的抑郁症事件中,有不少都是轻生的负面消息。但这只是少数。
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性的木僵,整个人就像是没了生气,面部表情固定,对外界的刺激没有了反应,甚至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患者长时间都被笼罩在这样的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在不理解他们的人眼中看来,不过是不够坚强罢了,或者只是矫情。
但科学的解释告诉你,抑郁症不是矫情,而是和生理、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再生等多个方面有一定关系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在患病后,每次发病至少持续2周以上,病情比较严重的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甚至数年。绝大多数的患者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甚至逐渐转为慢性。
02抑郁症患者能走出困局吗?
有的患者在患病后,也曾想过走出去,但在反复的发作后,慢慢的也就丧失了治疗的想法,甚至逐渐消沉。但给抑郁症患者一个明确的回答,抑郁症也能治,而且可以治愈。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3个目的,第一点:提高临床治愈率,最大程度的降低出现病残率以及死亡率的风险,彻底的消除临床症状。第二,在治疗后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第三点是预防复发。前面也提到了,抑郁症是很容易复发的。
03抑郁症患者的自救之路,有3种方法可供选择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患者发作时主要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有多种抗抑郁药物,能够帮助患者调节人体内的激素水平,从而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时,医生会根据病情以及病史等选择不同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在满足个体化治疗原则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最小剂量将副作用降低到最少,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而且在用药时,还需要注意一定要完成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很多患者曾多次复发也和未完成全部疗程有关。
心理治疗对一些明显存在心理社会因素的抑郁症患者有帮助。这种治疗方法大多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配合进行,比较常见的是支持性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以及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多种,其中认知行为治疗产生的疗效较好
这第三种疗法是物理治疗,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常用于轻中度抑郁症发作的患者,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症状,帮助治疗。
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更好的达成治愈。
04为了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在抑郁症患者治疗时,身边的人虽然无法在治疗层面帮助他们摆脱疾病困扰。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可以做的事情,对治愈有一定的帮助。
陪伴是最好的方法,很多人在患病后逐渐迷失,出现自我封闭,迷茫,焦虑等情绪,甚至回避社交,厌世,身边的人要做的就是陪伴,哪怕什么都不说,什么多不做,只是倾听也能让他们的情绪缓和很多。
真诚的鼓励和耐心对他们坚持治疗也有帮助。不少患者在患病后失去了希望,对事情都不感兴趣,自己厌弃,而鼓励,特别是真诚的鼓励能够帮助他们走出内心封闭,耐心地去引导他们走出来,也能对病情康复有帮助。
也许每一个抑郁症患者在崩溃的边缘都曾用力自救,只是缺少了一些方法,也没有身边人的帮助。如果在患病后,你能及时发现,并且在科学的疾病治疗疗程下接受治疗,再加上身边人的理解和陪伴,或许也能治愈抑郁症。
结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5亿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慢慢地,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甚至逐渐成为仅次于癌症的健康杀手。每年全世界范围内因为抑郁症自杀的人高达百万。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有15%会选择放弃生命,而2/3的抑郁症患者都曾有过轻生的念头。为了更好的活着,战胜抑郁症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