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燕京孕教学院丨新生儿发生吐奶溢奶 [复制链接]

1#

我们都知道新生儿的身体十分脆弱,所以在护理上应当要特别的注意,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新妈妈而言,面对新生儿时可能会手足无措,尤其是当宝宝出现吐奶、溢奶、打嗝、便秘、脐带发炎等问题时,新妈妈们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所医院护理部主任关爱华老师就宝宝护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给出了最科学的护理方案,建议您为宝宝收藏。

3月30日上午10点,燕京孕教学院“实用母乳技巧,让宝宝吃得更好——远离吐奶、呛奶、拒食”,医院四楼燕京孕教学院会议室完美落幕,医院护理部关爱华老师为孕妈咪准爸爸们讲解《新生儿常见问题与护理处理》。

吐奶是什么?

吐奶是新生儿的常见现象,吐奶可因喂养不当所致,也可能由各种疾病引起。

吐奶和溢奶的区别: 

呕吐是由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复杂的兴奋反射过程,而溢奶是单纯通过物理原理使胃内奶液经食道反流入口腔及口角边(婴儿喷门松弛,在体位不当、胃部受压情况下,胃内奶液被动溢出),不属于真正的呕吐。

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对于外观健康的新生儿,喂乳次数过频繁、喂乳量过多、奶方变化或浓度不当、吃奶过急过快、奶液温度不当、咽下过多空气等都有可能导致吐奶。

婴儿吐奶严重,或同时有其他异常,应考虑疾病可能,及时找医生诊治。较大婴儿的呕吐可能与感染、肠道疾病等有关。

解决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

1、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

2、用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并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3、用奶嘴的宝宝:一定要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4、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新生儿便秘该怎么办

1、妈妈要营养均衡

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乳不足,这时妈妈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或者为宝宝及时补充配方奶;另一个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

2、多喝水

人工喂养的宝宝比较容易引起便秘,因为奶粉含酪蛋白、钙盐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引起便秘。针对这种情况,妈妈注意不要把奶粉冲得太浓;可以在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缓解便秘。

3、适当运动

适时增加宝宝的运动量有助于加强宝宝的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妈妈闲暇时间可以为宝宝多做抚触。

4、帮助宝宝通便

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帮宝宝通便,如将肥皂、萝卜削成细细的条状,分别用水和盐水浸泡后插入宝宝的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脐带护理三大原则

在宝宝离开母体后,脐带被切断后便形成了创面,这是细菌侵入新生儿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如果护理不当,轻者可造成脐炎,重者往往导致败血症和死亡,所以脐带的护理十分重要。

1、要保持干燥。

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2、要避免摩擦。

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3、要避免闷热。

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胎肚脐多长时间能“痊愈”

如果残留的宝宝脐带不算长,一般情况,脐带在两天内就会干瘪,并慢慢的变黑变硬,若护理得当在宝宝出生后三四天内就会脱落。如果残留端比较长的话,脱落的时间就比较久一些,但大多数宝宝都会在1-2周脱落。如果宝宝的脐带残端超过两周的时间还没有脱落的话,妈妈要仔细检查脐部是否出现化脓和发炎的现象。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摄氏度),提示有脐炎,医院诊治。

脐带护理五个细节

1、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细菌感染脐部。

2、宝宝洗澡的时,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3、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4、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酒精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5、每天要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酒精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

想听更多课程

了解更多孕期知识

每周六上午9点30分

燕京孕教学院

与您不见不散!

如有疑问,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在线咨询,

或拨打-电话咨询

让无痛分娩成为一种享受,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我们

-83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