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上俯瞰蛇口。
初冬的深圳湾畔,天朗气清、海蓝鱼跃。
近日,在南山区委区*府的领导、南山区*协的指导下,蛇口街道发布《深圳市南山区蛇口街道创建健康街道三年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白皮书,标志蛇口街道全面启动健康街道创建工作,朝着打造健康中国的街区示范样板前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国家卫健委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卫平,市*协副主席吴以环、王大平出席发布仪式。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蛇口街道将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重大疾病防控、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提级、妇幼保健水平提升、居家养老“1+1+N”蛇口模式探索、重大疾病救治技术经费双保障“六大健康行动”,初步构建起防控为主,防治结合,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致力于实现健康教育全覆盖、健康管理全覆盖、癌症重点人群防控全覆盖、老年康养全覆盖“四个全覆盖”,使广大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健康蛇口”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01
为什么是蛇口街道?敢为人先积淀深厚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加之疫情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全民健康的重要性。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台《“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年)》等重要文件,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动员全社会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作为社会治理的第一线——基层街道,可以为“健康中国”的落地做出哪些贡献?这次,“三年行动计划”给出了生动答案,即用三年时间实施“六大健康行动”,使广大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蛇口街道打造健康中国的街区示范样板,可为深圳乃至全国的基层街道探索出成熟经验。
为什么是蛇口街道?
蛇口是炸响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的地方,是孕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特区精神的地方,在这片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上,创造了无数“第一个”。四十多年沧海桑田,四十多年蛇口巨变,时光远去,但这种精神永存,“健康街道”的先行先试再次在蛇口上演。
蛇口街道是一个居住性主导的国际化街区,这里汇聚了大量中外人才、居民,推动街道加快打造健康街道的步伐。街道下辖13个社区,常住人口16.59万人,其中外籍居民人数在全市名列前茅。
街道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丰富,为打造“健康街道”提供可实施性。这里有区级医疗保健单位——南山区妇幼保健院,1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深圳医院也紧临辖区,居民医疗卫生保健需要基本得到保障。
此外,街道围绕“建设更加精致、精品、精彩的新蛇口”目标,齐心协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经济发展多元化、街区特色国际化、街区运行智慧化,也为打造“健康街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建健康街道跨出第一步,为居民提供义诊和健康检查服务。
目前,蛇口街道在市*协、区*协和区卫健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院士专家的专业指导下,以提高市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不断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初步形成了全面健康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02
健康蓝图如何绘就?“六大健康行动”给出指引
细读“三年行动计划”,其提及的“六大健康行动”引人注目,包括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重大疾病防控行动、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提级行动、妇幼保健水平提升行动、居家养老“1+1+N”蛇口模式探索行动、重大疾病救治技术经费双保障行动。
不难发现,“六大健康行动”行动以“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为主导方向,紧扣“健康中国”战略要义,抓住重点、互相补充,涵盖了一个人全生命健康周期的方方面面,
一是推广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通过研发具有蛇口特色的“健康课堂”系列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等方式,大力普及居民健康知识,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辖区居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二是建立街道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开展重大疾病防控行动。
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人群的终身管理系统;医院-社康-家庭联动的三级防控体系,提升心血管急性事件发作后的急救能力、康复服务等,降低二次复发风险。
加强妇女“两癌”综合防控。落实对辖区15岁以下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对30-65岁妇女进行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等,力争实现首个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重点人群全覆盖防控街道、全国首个消除宫颈癌街道的目标。
三是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实施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提级行动。
构建传染类疾病模拟形态,设计仿真应急演练系统,实现突发性、传染类疾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促进各项防控措施分社区、分级别部署和精准实施。加强风险沟通,通过本地影响力较大的新闻传播载体,及时准确发布相关疫情信息,及时消除谣言传播,正确引导居民配合。提升科学防控能力,切实落实各项重点防控措施。
四是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实施妇幼保健水平提升行动。
以民生实事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重点推进青春期保健进校园、妇女病普查普治、婚前孕前医学检查等,力争提供妇女保健全链条一体化服务。
大力推进新生儿疾病和听力筛查、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及指导、高危儿管理及早期干预。实现目标人群听力与口腔保健、近视与形体矫正、心理保健等项目全覆盖。
五是关爱老年人健康,实施居家养老“1+1+N”蛇口模式探索行动。
建立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开展“1+1+N”居家养老蛇口模式课题研究,探索由社区主导(1)、以专业养老机构或小区物业管理为平台(1)、链接社会多方资源(N)参与的居家养老新模式,解决街道65岁以上低保、独居、失独和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难点和痛点问题。
六是链接新型技术和保险,实施重大疾病救治技术经费双保障行动。
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健康云及生物医学适宜技术,建立健康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平台,实现智慧健康。
增强重大疾病防控保险保障覆盖。建立“3+1”的重大疾病医疗救治经费保障体系,发挥补充商业健康保险承保优势,在有效缓解医疗费用压力的同时实现新技术、新药、个性化医疗费用保障,增强区域医疗保障水平与服务品质。
03
何以顺利推进?稳妥保障机制更有底气
行动顺利实施,系列稳妥保障机制提供了底气。
“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拥有诸多院士坐镇、开展六大行动,进度安排合理,制度保障过硬,确保这张健康蓝图能够实现。
首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规划统筹及宣传动员。领导小组组长由南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蛇口街道*工委书记李小宁,南山区*协副主席*险峰担任。
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