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大一新生图书借阅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大一新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存在阅读书目较盲目,索书有困难,借阅规则不熟悉,借阅习惯未养成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入馆教育,借助新兴媒体,培养良好借阅习惯等方法加以改进。
中国论文
关键词:大一新生 图书借阅 问题 对策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书籍资料集藏地,是大学生四年学习生涯中除了教室之外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大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借阅图书,对其学习、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当中,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在图书借阅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值得师生们思考。
一、大一新生图书借阅存在问题
由于刚刚脱离高中繁重的学业,步入大学校园,大一的同学往往缺乏图书借阅方面的知识。
1.阅读书目较盲目
阅读书目是针对各专业特点而为学生设计和的书目清单,包括专业类、人文类和综合类书籍。大学的文、理、工、农、经、管、艺等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其参阅书目亦各有侧重。
大一新生由于刚从高三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普遍存在一种上大学后放松的心态,因此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存在偏差,往往喜爱借阅小说、休闲杂志、通俗读物等,而不愿意借阅本专业的入门类书籍及拓宽学习视野的综合类书籍。
2.索书、找书有困难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一般都有几十万至上百万册,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上架;每一个书架上的藏书又是按照从小号到大号,以“Z”型顺序排放。
大一新生在高中时并未接触过相关知识,进入大学后在索引和寻取图书时容易出现不知道图书分类法的含义、不知道如何寻找图书等情况,给他们的图书借阅带来一定的困扰。
3.借阅规则不熟悉
图书馆一般都对图书流通有详细地规定,如读者借阅等级、借阅权限,图书借阅期限、图书续借、超期罚款,图书证办理、注销及延期等情况。
大一新生由于不熟悉借阅规则,往往会产生一些超期欠费、证件遗失未及时挂失,甚至图书被冒名借阅等麻烦。
4.借阅习惯未养成
一些大一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例如:阅读了图书之后就将其遗留在自习室座位上,而不愿顺手将其放到图书流转架,从而增加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部分读者不爱惜图书,将图书随意折叠、污损;书籍借阅之后不能按期归还导致超期;不懂得在上或者上进行续借操作;借还书时不懂得将书籍码放整齐以方便图书馆老师扫描图书条形码。
二、原因分析
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系部无暇顾及
新生报到之后就是紧张的*训,接着便是正式上课,大一年级各种各样的事务非常多,因此各教学系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些工作上,对于新生入馆知识培训、入馆教育等方面根本就无暇顾及。
2.入馆教育工作不到位
按照相关规定,大一新生入学后应当接受图书馆利用方法的教育。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新生的入馆教育往往由图书馆老师在会堂里做一个讲座,学生也是爱听不听,导致讲座起不到什么实际效果。入馆教育工作不到位,流于形式,走走过场。
3. 学生自己不重视
大一新生往往认为,入馆教育就是简单的借还图书,一看就会,并没有什么知识可学的,参加入馆教育讲座时很多同学压根就没听,光顾低头玩。甚至从来不登陆图书馆站,不阅读图书馆相关规章制度。
三、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及提高。
1.加强大一新生的入馆教育
入馆教育是大一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其了解、认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开始。做好了入馆教育,能帮助大一新生有效地掌握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方法,如同交给了他们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高校分管领导、各院系领导、图书馆领导要高度重视入馆教育工作,把入馆教育纳入新生必修课。通过组织新生实地参观,开设讲座,利用校园、宣传栏、《读者手册》等途径,切实做好做扎实新生入馆教育。
2.借助新兴媒体提高工作效率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5后,他们成长在信息时代,对新兴媒体的接触和掌握能力较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微博、人人、百度贴吧等新兴媒体手段,将图书馆的借阅规则、借阅流程、索书细则、新书推介等内容发布在其上,以95后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工作,并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培养新生良好的借阅习惯
俗话说:“习惯在于养成”。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大一新生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这不仅将给图书馆的流通借阅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更将为其四年大学学习提供有益帮助。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