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邓继红三十年坚守山区解除百姓病痛
TUhjnbcbe - 2023/8/16 20:05:00

今日永州讯(通讯员丁建勋)“我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我用心对待我接触到的每一位病人,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30多年来,只求做好本职工作。”5月7日,正在零陵水口山镇中心卫生院新住院大楼的分诊台前,做着分诊导诊工作的邓继红,面对我们的采访,回答的语气很是平淡,仿佛三十年的偏远山区工作经历,在她看来是那样的云淡风轻,只是“弹指一挥”。

邓继红,现年49岁,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在偏远山区的水口山中心卫生院,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30多年来,她踏实工作,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年被评为零陵区好护士、今年的“5.12”国际护士节又被评为永州市优秀护士。

“医院有名的‘邓一针’,在输液中,她总是‘一针见血’,许多的家长带小孩来看病时都要问,‘今天打针的邓医生上班没有?’,点明要求她给孩子打针,孩子头皮输液,她有手‘一针准’的绝活”,谈起她的技术,她手下工作的护士陈桂兰特别佩服。邓继红自踏上护理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就怀着对护理工作的热情,精心钻研护理技术。为减轻患者痛苦,她努力提高穿刺输液的成功率,特别是对小儿头皮输液,她潜心研究,一针即准,获得了当地孩子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护理工作繁而不易。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根据病情和药物反应进行对症处理,遇到问题及时向前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一个受过邓继红救治的农药中*的病人现在遇到她,一定会和她打招呼,感谢她的救命之恩。那是发生在年的一件事,一个酷热的晚上,大约7点多钟,一位为禾苗施洒农药而致自己中*的病人,医院,当时病情危重,阿托品推注5分钟一次,病人一晚上呼吸暂停了三次,她参与抢救了三次,直到凌晨4-5点钟时,当换班的医生说病情稳定了,她推注完最后一次药液时,头一偏就靠在病床边的靠椅上睡着了。直到现在,病人及家属,只要见到她,总会真诚地感谢她一番。

“该同志热爱学习、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操作规范严谨,护理技能娴熟,临床经验丰富,把总护士长的职位交给她,我非常放心”,水口山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杨朝辉说。

医院开展的质量管理年活动中,她当时担任着妇产科护士长,她利用自己在市保健院工作学习的经验,带领科室护理人员积极推广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复苏、产程观察护理、产后访视等工作、提高产科护理文书书写水平,使医院产科达标成功,医院称号。在妇产科工作期间,她关爱产妇,细心护理新生儿,获得大家的好评。当她谈到在水口山集市上赶圩时,经常遇见带小孩的家长跟她打招呼,并要求他们的小孩叫她阿姨,并对小孩说“你是她接生的,就是这个阿姨给你洗的第一个澡呢”。听到这些话,她感到无比的满足。

年水口山镇中学爆发伤寒疫情,作为一名总护士长的她,不但积极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安排,弹性排班,应对一切突发状况,还要做好隔离病人的工作,病人都是中学生,作为病患家长既着急又不理解,她带领护理人员向家属广泛做知识宣教和解释工作,白晚班连轴转,连续24天一直在临床一线。

今年的春节期间,新冠肺炎来袭,她协助院领导制定应急预案,准备应急、消*物资,添置防护服,口罩等,在院内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带领指导护士做好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工作,连续参与预检分诊工作一个半月,确保每一位来院人员均被询问“三史”和测量体温,过硬的防控措施,使她们发现并筛查出了零陵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成为了零陵区的第一“排雷手”,先进工作经验受到了省级媒体的报道。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基层护理工作繁琐,对护士素质要求高,特别是护士长岗位,不仅要求是多面手,更要求在每个岗位上都能独当一面。任护士长以来,她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她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定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常规、护士考核方法、护理奖罚措施。强化技术培训。针对聘用护士和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分层次加强临床护理三基、三严的培训,组织学习心肺复苏、洗胃、上氧、无菌技术、静脉输液等技能,开展护理理论考试及操作考核。同时给护士们分任务、压担子,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自学考试,电脑知识的学习,以增强临床知识应用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护理工作能力。她身先士卒。她不仅是护士长更是护士,她本人现在还兼任着中医科针灸护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直工作在护理第一线。

付出总有回报,水口山镇中心卫生院的工作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一直处在全区的先进行列,、、年连续三年绩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年度被授予“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邓继红三十年坚守山区解除百姓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