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的一大部分。影响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向面面,“低头族”也是一个新的名词用来形容大多数人们的生活状态。
甚至对于哭闹不吃饭的宝宝,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手机或者ipad给ta看动画。这已经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了。家长忙于干自己的事,没有时间照顾宝宝,给ta看看ipad,小眼睛立马盯着屏幕里好玩的东西,安静了下来。偶尔的一两次可以,但是我们必须要计算一下孩子每天接触电子设备的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宝宝不应该接触电子设备,2-3岁宝宝每天不超过30分钟,3-5岁的宝宝不能超过1小时,5-6岁的宝宝每天不超过1-1.5小时,6-12岁的孩子应该控制在2小时。
简单的来说,就是对比了下面对面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下孩子们学习的情况。结果就是无论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如何丰富或者精彩,也完全不会有面对面教学的成果。在家休闲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们看看玩玩适合年龄的app,但是千万不能玩的太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
对于幼儿园年龄的孩子,多让她看看故事。。这些故事是有要求的,最好是将很多做人的道理融合其中的,色彩鲜艳的,不能有暴力内容的(目前国内泛滥的喜洋洋我个人很不建议给儿童看),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能牵扯到一些和各学科知识有关的动画片。不过性质上来说,就像当年的《海尔兄弟》一样,简短,有故事性,有科学性。最最重要的,无论看什么样的动画或者故事,一定要和孩子交流,让孩子讲讲他看到的故事,从孩子的叙述中,你就能知道他看完了这些之后,到底吸收了什么。这样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之后您可以问问孩子一些有导向的问题,让孩子有倾向得去注意动画或者故事的情节中,一些简单的人生道理。她自己发现的自己悟出来的道理,印象会更深刻。最后,阅读好过于看动画。无论哪个年龄。鼓励孩子多阅读。pad上有很多阅读的软件,多搜搜,记得,无论给孩子看什么,您最好和孩子一起,同时,把自己也当成孩子,和他们一起读,而不是要求他们读。
给大家整理下部分有规模国内外儿童领域企业动漫领域:
广电限制,国外好的片子在电视台引进并不多
1、从儿童教育角度看:
芝麻街、巧虎、爱冒险的朵拉、粉红猪等系列推荐
2、动画趣味性方面:
英国的小羊肖恩、韩国的倒霉熊、皮克斯的获奖短片等
3、动画商业角度:
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日本动漫(产业链)太多、比如机器猫、蜡笔小新、火影海贼系列宫崎骏等
4、艺术性:
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宫崎骏系列迪士尼早期动画等
1、国内儿童幼儿教育app厂家:
互动探索小伙伴小精灵飞出来陪孩子互动学习魔力小孩、新东方多纳、腾讯儿童、Dr.panda、苹果树、铁皮人、贝瓦儿童、宝宝巴士、悟空识字、淘米乐看儿童、工程师爸爸等2:国外厂家Disney巧虎、芝麻街、PBS、Tocaboca、Duckduckmoose、SAGOmini、rovio等推荐国国外产品都做得不错值得去体验3、最近市场很多手游公司在往儿童游戏发力喜羊羊(已经卖给迪斯尼)熊大快跑、爸爸去哪儿、秦时明月等小说作品影视动漫IP授权在手游行业已经洗了一波又一波.
我坚信孩子的天性就是快乐的玩耍,但是看上去在学习,是否真的是在学习,家长应该花时间去引导孩子正确的对待电子设备,合理的安排学习和玩的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观念才是根本。孩子没有自控能力,所有一定要身体力行,孩子面前减少使用电子设备,不但帮助孩子不玩电子设备,同样也是在提醒自己远离电子设备。最好的方法就是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