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宝宝的睡眠问题,绝对能排的上“新手宝妈操心榜”前三名了!关于宝宝睡眠问题的每一种情况都让妈妈们很崩溃。
近日,就有一位新手妈妈加入付费睡眠引导群,让自己三个月大的宝宝分房趴睡训练独立入睡能力。自己在外面看监控观察,以训练宝宝解锁趴睡,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宝宝独自在房间里趴着大哭,这位妈妈并未进入房间查看,反而在群内问其他人这样哭正常吗?群里家长纷纷给予鼓励,最后孩子被发现窒息身亡!
当事视频截图
在这里果果想说,宝宝的哭闹本来就是一种诉说,在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哭声就是他的一种语言,当你无法正确判断时请不要选择忽视!而那些所谓前沿的育儿方式,请别太轻易相信!
婴儿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
首先强调,仰睡是美国儿科学会唯一提倡的睡姿!
婴儿趴睡事实上曾经“流行”于西方国家,一项研究显示在几年前盛行趴睡的美国,每年婴儿猝死率高达1.3/~1.4/。后APP(美国儿科学会)开始反对趴睡,提倡仰卧睡姿后婴儿猝死率下降到了0.8/。所以,趴睡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宝宝未能完全自主翻身前,都不建议宝宝趴着睡觉。
其实在不满一周岁以下婴儿在睡眠过程中意外死亡有个统称:“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也叫“摇篮死亡”。这种综合征目前还是医学界的难解之谜,临床专家及研究人员暂时也找不到可以预防这种突然情况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只提出一些预防方法:
避免婴儿俯卧位和侧卧位睡眠;使用较硬的床面,避免在婴儿床上放置玩偶、毛毯、枕头等,以防婴儿面部被这些物品包裹;避免孕期吸烟以及在家人在宝宝周围吸烟;推荐婴儿与妈妈在同一房间、但非同床睡眠。宝宝出生后20周内与妈妈同床是SIDS的重要高危因素;避免婴儿入睡时穿、盖太多导致体温过热。提醒:
若担心宝宝刚吃完奶仰卧睡姿会有发生窒息的危险!父母可暂时将宝宝用右侧卧的睡姿入睡,这样适合胃的水平位,且出现溢奶现象时,不易出现误吸,但是!!此时一定要有家长在旁陪护,观察没有吐奶情况后将宝宝变为仰睡。
婴儿哭闹式诉说宝爸妈要听懂
在近日这个悲剧中,果果最气愤的就是,宝宝从下午1点钟变为趴睡开始大哭至2点10分左右,长达1个小时!!!
当事妈妈不知道自己宝宝的哭闹是否为正常,在担心孩子被闷到时,你们的距离只有一墙之隔,首要选择的不是进去看宝宝而是在群内询问,这样的哭声是不是正常?真的不知道是无知还是被洗脑?
新生宝宝的哭闹是和父母沟通的一种方式,饿了、困了、太热、求抱抱、拉粑粑、不舒服都是哭闹的原由。
婴儿哭闹分为生理性及病理,生理性哭闹往往哭声洪亮、精神好反应正常,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吃得好、睡的好、面色红润”给予安慰或喂奶后即哭声停止。病理性哭闹往往哭声异常、哭声尖锐嚎叫持续时间长,也可表现为哭声低弱,声音嘶哑。
父母必须要学习听懂宝宝哭闹式诉说,才能更好的让宝宝成长!
饥饿或口渴
饥饿或口渴感是最常见的生理性哭闹原因。出生1月时,一半以上哭闹是由于饥饿或者干渴引起的。这种哭声短而有力,比较规律,有换气的间隔。有的伴随头部左右转动,口唇不停地吸吮,伴伸舌和吞咽动作。
遇到这种哭闹表现时,宝妈妈们可以用奶头或者手指触及宝宝的口角,宝宝就会立即转向奶头或者手指侧,口唇做出吸吮动作。同时判断一下上次喂奶时间,一般间隔3小时就得喂一次。若宝宝做上述反应,说明宝宝饿了,给予喂奶或者喂水,哭声停止。
疲倦
一般在睡觉前常有烦躁哭闹的表现。建议宝宝父母熟悉宝宝的作息时间,每天让宝宝有固定的睡觉时间和喂奶时间。宝宝到睡觉前出现哭闹,很容易鉴别出生理性哭闹,给予一般抚摸,轻轻拍拍背等满足后,哭声停止。
出牙
经常在宝宝出牙的月龄,一般早在3至6个月,有的宝宝出牙晚,会出现月龄靠后些。大多数在傍晚时哭闹,如果经常出现傍晚时哭闹,并在出牙的月龄,并观察嘴里有无白色牙露出,宝妈妈们应该想起出牙引起的哭闹,适当安慰一下宝宝,即可停止哭闹。
作息规律颠倒
白天一直呼呼大睡,晚上就玩,混淆了白天,黑夜区分。一般满月左右宝宝睡眠16-18个小时,晚上睡眠时间明显多于白天。如果宝宝出现黑白颠倒,建议帮助其改变作息。
排尿、排便
新生儿排尿前或者排便前可有不适感,在膀胱中尿液充盈或直肠中大便充盈可有哭闹。表现突然哭闹,下肢活动多于上肢。有的宝宝会有面色涨红或者用力的表现。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宝妈可以摸摸宝宝肚子鼓不鼓,勤换尿片,温水清洗干净,不适感消除后,宝宝哭闹停止。
太热、太冷
太热表现面色发红,摸后背,脖子可感觉潮湿或有汗液。轻度热时会蹬被子,严重者有发烧症状。太冷为四肢凉,哭声低,全身蜷缩,动作减少。摸其腹部,感觉发凉。给予减少衣服,被褥等降温措施和保暖措施。
缺钙
1岁宝宝出现夜间哭闹不安,易醒、头部多汗、枕秃、摇头等症状,大多数为缺钙引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钙剂多带孩子晒太阳来改善。
生病
宝宝在肠炎、发热等情况下,也会容易出现哭闹行为。若出现长时间,无法解释的阵发性哭闹,哭声尖锐,嚎叫,给予喂奶,喂水均不缓解,家长需要判断宝宝是否生病。当治好原发病,宝宝自然会安然入睡。
以上只是果果举例宝宝哭闹的一部分原因,还有很多原因需要父母的细心来发现。在育儿的这条路上,父母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是一定要拥有辨是非的能力。
曾经在一篇反对睡眠训练的文章中看到过一句话:“长时间地感到危险,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有可能让人精神崩溃。何谈几个月的婴儿了,一个新生儿被关在黑暗的房间里,哭了整整一个晚上都得不到半点安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绝望?!”所以,在考虑孩子睡眠问题时,别忘记睡眠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活动,它还和情绪以及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尊重并学会辨别宝宝的自然生长规律,不要去轻信那些“育儿伪知识”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