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必须把落脚点放在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上。其中,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是题中应有之义。7月23日举行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分组会议上,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书记、主任谢强表示,卫健委将做好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改革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工作。
▲成都未来医学城片区概念城市设计图
谢强表示,在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提质扩容方面,成都将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为目标,引进和培育医学领*人才,推进10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全域医联工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做好“十三五”基层硬件提升工程收官工作,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示范机构为载体,打造5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以打造高水平的医疗中心、高水准的医学创新中心、高层次的人才汇集中心为重点,引进全球高水平医疗机构来蓉合作办医,推动在蓉央属、省属、市属医疗卫生机构错位协作发展和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增强成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辐射能力,积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在改革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谢强介绍,成都将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预防控制,健全“三线一网底”艾滋病防治体系,确保法定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控制在/10万以下。同时,建立医防协同的体制机制,规划建设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完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平战结合能力和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水平,助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还将打造覆盖全域成都的智慧急救信息平台,完善成都医院布点,加强院前急救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救援能力,打造紧急医学救援标杆城市。
谢强表示,成都还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首先,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深化网格化城市医联体试点建设,强化医联体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成都市试点辖区至少建成1个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同时,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建设,探索建设符合成都发展规律与特点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
此外,成都将聚焦全生命周期照护,全面提高“一老一小”和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全覆盖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以‘智慧助老’和医养结合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完善老年健康服务*策体系,推进全国示范性老龄友好型社区创建。”
谢强说,为推动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将有针医院、连锁诊所、医美机构等社会办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学(专)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等,促进品牌化、集团化发展。“同时,指导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等医药健康产业功能区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服务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
编辑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