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吃”和“拉”是妈妈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但宝宝吸收不好、消化不良,导致宝宝吃不下、拉不好,让妈妈们更是苦恼。
科大大在后台经常看到妈妈们对于宝宝“吸收”“消化”这些事儿的反馈:
....
那么娃出现吸收不好,消化不良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呢?科大大这次和你好好唠唠!
偶尔性的消化不好,大部分时间又都没什么事,看起来也开开心心的,吸收好不好该怎么辨别呢?
01
什么是吸收不好?
如果宝宝大便性状没有问题,但排便量多,这可能与吸收不良有关。
说明已经消化好的食物,但是孩子的肠胃吸收效果不理想。
吸收不好与睡眠不足、上火、哭闹
现象:宝宝的睡眠、上火、哭闹等问题和消化问题经常同时或交错出现。
吸收不良很容易睡眠不好、上火、或因情绪不稳地而哭闹;而睡眠不好又会引起吸收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宝宝,需要按需喂养。
有些妈妈总是觉得孩子多吃点总是好的,一不小心就喂多了,宝宝吸收不了,也难以消化。
辅食添加也注意适合宝宝月龄的性状,特别要调整宝宝的睡眠问题和饮食结构。
吸收不好与乳糖不耐受
现象:乳糖不耐受,是因为肠道中乳糖酶不足,无法分解、消化乳糖,进而引起的肠胃不适。
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宝宝,在摄入乳糖后,吸收消化不好。
而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腹鸣、腹泻等症状。
诊断:虽然确实有婴儿患原发性乳糖不耐受,但非常非常少。
新生儿和早产儿,由于肠粘膜发育不够成熟或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以及婴幼儿急性腹泻时会出现暂时乳糖不耐受。
所以,进食配方粉出现体重不增或偶有大便偏稀等问题时,不应首先考虑乳糖不耐受,特别是当宝宝没有任何诱因地突然出现腹泻的情况。
此时,还是建议尽快就诊排除外肠道感染,因为宝宝体重较小,如果因腹泻导致脱水很容易出现危急情况。
若换不含乳糖配方粉,或在现有奶粉中添加乳糖酶之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就可确定为乳糖不耐受。
明明我们都是按照科学的方法养娃,冲奶粉的方法都特别注意,辅食也准备得特别小心,为什么娃还是会消化吸收差呢?
02
为什么宝宝会消化、吸收差?
体质相关
吸收问题也需要看体质,很多宝爸宝妈喜欢给宝宝选择海外品牌的配方奶粉。
甚至只看品牌不看配方,认为海外品牌就是好的。
但实际上,欧洲和中国宝宝本身吸收力就不一样,与欧美人相比,亚洲人饮食多为素食,不易消化。
造成亚洲宝宝的肠道要比欧美宝宝的肠道要细长,需要选择更好吸收的配方奶粉。
喂养行为
添加辅食的时机,辅食的性质、性状以及家长的喂养技巧,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吸收。
根据宝宝的年龄及发育状态添加辅食是需要智慧的,不可以照本宣科,书上写什么就必需吃什么。
有的宝宝咀嚼能力比较差,如果囫囵吞下整块食物的话,不仅不能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营养,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喂饭时,可以做出一些夸张的咀嚼动作或吃口香糖,用行为来引导宝宝模仿咀嚼、学会咀嚼。
肠道受损
当宝宝出现腹泻时,可能伴随肠道黏膜的炎症和受损,进而影响吸收功能。
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在化验大便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疗。
应该注意的是,在抗生素及益生菌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非感染因素导致的肠道受损,如牛奶蛋白过敏以及感染引起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等。
此时,应根据宝宝病情及医嘱,酌情更换部分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若考虑乳糖不耐受,需添加乳糖酶。
03
促进消化、吸收,宝宝吃什么很重要
喂母乳的宝宝一般吸收比较好,很少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的问题。
母乳的成分组合不仅能够完美贴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还不给婴儿的身体代谢增加额外负担。
母乳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能可以抑制肠道内大肠杆菌的生长,促进钙的吸收,对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肠道免疫的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的宝宝,发生中耳炎、胃肠感染、湿疹、食物过敏、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的风险也更低。
但一旦妈妈的母乳不充足或其他原因无法实现母乳喂养,那么配方奶粉的选择就格外重要了。
科大大有专门去了解A2奶粉,发现一些“小惊喜”:
小科普:什么是A2奶呢?
人类食用其他物种母乳的年份可以追溯到年前,而现今人们所食用的奶的主要成分有85%的水,4.6%的乳糖,3.7%的牛奶脂肪,3.36%的矿物质以及2.8%的牛奶蛋白。
绝大部分奶粉中存在的蛋白,是A1型β-酪蛋白,而这种蛋白产生的原因,是牛奶蛋白成分在现今牧场环境下,因为牛食用转基因食物发生了变异。
相当一部分亚洲宝宝会出现腹泻等不良状况,而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对于牛奶中的A1型β-酪蛋白不耐受,而A2奶则不存在这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