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央视关注成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
TUhjnbcbe - 2024/6/9 18:04:00
中医皮肤病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220307/10391087.html

27日早晨,打开电视收看央视《朝闻天下》的市民们,看到一条消息:“国家卫计委:我国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均在下降”。在这条消息中,成都市的妇幼工作作为主要内容呈现,消息中提到,成都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据东方IC(图文无关)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通过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年的十万分之30降为年的十万分之19.6;婴儿死亡率从年的千分之13.1降为年的千分之6.8;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朝闻天下》提到:近年来,各地优化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网络,医院牵头,组建妇儿医联体,在东西南北四个区域建设产科和新生儿急救中心,让孕产妇、婴儿就近获得急救资源。设立产科和新生儿急救管理办公室,统一协调全市医疗资源,畅通绿色救治通道。

市卫计委副主任贾勇接受《朝闻天下》采访时说:我们成都市形成了(市、区)两级专家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我们的血液中心,我们的急救指挥中心,还有我们的药品保障中心,共同形成一个很好的联动。

《朝闻天下》和成都市卫计委均提到,去年成都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十万分之4.66、婴儿死亡率下降到千分之2.83,远低于十万分之19.6和千分之6.8的全国平均水平。

成都市是怎么做到的呢?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到成都市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闫梅,她从两个方面为此做出解读。

推进妇幼体系建设

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首先,是政府重视,多部门协同。闫梅介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健康事业,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统一规划,把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纳入“两纲”重点指标和民生工程目标考核,把妇幼健康服务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持续增加。

其次,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提档升级。闫梅介绍,目前全市所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均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中13家(占65%)达到三级乙等。

再次,实施妇幼专科医联体建设。闫梅介绍,依托全市区域内三级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建立妇幼专科医联体,妇产科和儿科专家下沉“在位”指导,实现多项业务技术零突破,取得“三升三降”效果:即基层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和业务量增加,当地医保结算增加;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个人支付减少,转出病人减少。

最后,夯实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闫梅介绍,年全市建立基层妇女保健规范化门诊44家,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40家,其中14家3A级及以上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

聚焦重点难点问题

建立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管理体系

闫梅介绍,近年来成都市着力于建立完善救治服务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县级-片区-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体系,确保产儿科急救的快速反应和可及性。年,全市共承担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急救例,新生儿急救例;市级产儿急办调度各相关专业专家人参与的现场危急重症产儿科救治例,协调转诊到市级危重症产儿科救治中心救治的50余例。

闫梅特别提到,近年来多起危重孕产妇救援的背后,一个名字反复在新闻中出现:“成都市产科和新生儿急救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就是全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的指挥中心,协调和调度全市产儿资源参与抢救工作。。

针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高龄、高危人群增多的情况,成都市还出台了系列文件,规范医疗救治服务和管理工作。闫梅介绍,全市各级卫计局充分发挥行政干预作用,实施孕妇分色分级管理,针对重点高危妊辰实施“人盯人”追踪,“像‘传染病’一样管理高危产妇”。

为缓解儿童医疗难点问题,成都市多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儿童医疗卫生改革与发展长效机制,推进儿科资源项目建设,开展上挂跟师学习,组建儿科应急预备队。闫梅介绍,在年,成都市共有儿科诊疗服务机构家,其中有家机构提供儿科住院服务,儿科床位数张(较年增加张),平均床位使用率87.3%。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王拓

编辑杨渝彤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关注成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