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派出所办证大厅里,市民施先生携带相关材料,登录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为自家刚出生的“宝宝”办理落户、参保、制卡等事项,不到半小时便全部办结,这标志着南京市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从雨花台区试点变成全区覆盖。
办事效率越来越高,办结时限越来越短,得益于雨花台区不断优化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标准化办理流程。当天,雨花台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工作推进会召开,南京市政务办、市卫健委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行现场观摩后,盛赞雨花台区此项改革试点获得成功。
新生儿出生需要办理新生儿落户、参加社会和医疗保险、制领社保卡、缴纳参保费用4个事项,此前,群众需要跑公安分局、人社局、街道、银行等多个部门、提交20多项材料,全部办好需2至3个工作日左右。作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南京市改革试点单位,雨花台区先行先试,区行政审批局迅速牵头成立工作专班,紧贴城区实际,编制出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联动人社局、公安局多个部门协调推进重点任务,办结了全市首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率先下沉服务设立区街两级多证联办专窗,区人社局将人员信息读取权限全部下放街道,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窗改革前置到辖区派出所办证大厅;率先开发上线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应用平台,古雄、铁心桥、板桥3个街道先行试点,全区通过该平台办结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余件。现今,新生儿家长只需在辖区派出所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专窗在线填写一张申请表,并一次性提交申报材料,半小时内即可办结“出生这件事”,真正做到把服务放在离群众家门口最近的地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悉,南京雨花台区将以此次推进会为节点,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从试点推向全区覆盖。新的“任务状”已经签下:区行政审批局将组织开展全区办件人员业务培训,确保试点外的6个街道、7个派出所在两天内下发设备、完成系统安装调试,一周内全部上线运行。
推进会现场,南京市政务办副主任余荣红提出,“一件事”改革要从政府供给侧转向群众需求侧,要强化技术赋能,强化数据信息共享和电子证应用,要加强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拓展“一件事”关联事项,延伸服务链条。
梳理今年雨花台区政府工作报告,“数字政府”“数字政务”“数字雨花”笔墨浓重。雨花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陆瑞峰就做好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覆盖工作时强调,要始终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标杆,大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和“不见面”办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要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本领,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的知晓率;要强化责任分工,健全管理制度,深入拓展内涵,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更大范围、更多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雨花台区是南京市政务办创新工作的‘试验田’。从先行先试到系统集成,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强劲释放‘改革能量’!”雨花台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总结试点经验,继续巩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成果,加快完善“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办,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满意指数“加码”区域的发展指数。
通讯员杨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缪礼延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