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淘妈
初为人父人母,新手爸妈看着孩子心里乐开了花。但是说到要照顾新生儿,立马慌了神,毕竟都是第一次当爹妈,没有经验。尤其是在孩子哭闹、吐奶、不拉便便的时候,更是不知所措。为了照顾起孩子更得心应手,这些新生儿护理的知识,父母有必要知道。
孩子吃手就是饿了吗?
记得之前有位妈妈在群里分享怎么判断孩子是否饿了,其中就提到“如果孩子吃手,这就表示饿了,要赶紧喂奶了。”我不知道有多少妈妈信了,但是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孩子饿了,确实会吃手,但这不代表孩子只要是吃手就是饿了。很多时候,孩子只是通过吃手来自我安抚,以此消除不安、紧张的情绪。在3个月左右,孩子进入口欲期,喜欢用嘴来探索世界。而手离嘴较近,所以会吃手。所以说,宝爸宝妈不要把孩子吃手当作饿了的信号,当心过度喂养。而且家长也不要制止孩子吃手的这个行为,一般孩子在2岁前吃手是不用担心的。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孩子洗干净小手,减少细菌的传播。如果孩子过了2岁还在吃手,这就需要引导了。
孩子怎么总是吐奶?
孩子吐奶是让很多父母吓到没主意的一个现象,看到白花花的奶水刚吃进去就被“全盘吐出”,家长一时不知该怎么办。其实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吐奶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大多数的孩子吐奶都属于生理性,这和孩子胃的生理结构有关。和我们成人不同的是,婴儿胃的入口处比较松,出口又比较紧,而且是呈水平状态的,所以胃里的东西很容易反流上来。为了避免孩子吐奶,在喂完奶后妈妈要记得拍嗝。
如果孩子吐奶的量比较大,并且伴随有痛苦的表情,这就要引起重视了,可能是病理性吐奶。频繁这样的话,医院检查原因。
孩子3天没拉了,是便秘了吗?
关于孩子便秘的问题,我们也已经多次说过。要判断孩子是否便秘,不能光看孩子几天拉一次,而是综合这几个信号来判断:便便又干又硬又粗、孩子拉的时候很费力,很痛苦。有的孩子可能4、5天拉一次,但是拉出的便便性状、颜色都正常,排便的时候也很顺利,这就不算是便秘,可能是在攒肚子。所以孩子3天还没拉,妈妈不用过度担心,甚至给孩子用各种方法来缓解便秘。先观察,看孩子是否真的是便秘,然后再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新生儿的囟门不能碰吗?
民间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囟门就是命门,不能随便碰。有的地方有这样的说法“碰了孩子的囟门,孩子会变哑。”这些说法听起来很玄乎,真的是这样吗?显然这都是一些迷信的说法。
囟门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部位,但是也不至于碰都不能碰。家长平时是可以给孩子洗囟门的,但是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水温适中,而且千万不要去抠囟门处的“脏东西”。妈妈可以用棉签蘸着婴儿抚触油之类的涂在上面,等那些黄褐色的鳞屑软化以后,再用消毒棉签轻轻拭去。
淘妈说:宝宝刚出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家人细心地照顾,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新手爸妈有必要知道这些常见的问题,这样照顾起孩子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