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生儿糖尿病会躲猫猫,作为家长你发现
TUhjnbcbe - 2024/9/9 16:34:00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文翰

你知道吗?糖尿病并非是成年人的专利,近年来,儿童糖尿病发病率逐渐提高。近期,重庆医院就接诊了不少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多在诊断其他疾病时发现

医院内分泌科罗雁红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糖尿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学龄期(5~7岁)和青春发育期(10~13岁)多见,但小年龄段儿童,甚至包括新生儿也有散发病例。绝大数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的孩子,都是由于医院治疗时,常规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近日,出生20天的华华因为新生儿肺炎来到医院住院,血、尿常规检验后意外发现华华的静脉血糖值竟达到40mmol/L,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根据诊断指标,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

新生儿糖尿病十分罕见且治疗棘手,在欧美国家活婴中,发病率为1/~。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新生儿糖尿病被收录其中。新生儿糖尿病指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的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和基因突变有关,发病可出现代谢紊乱及其它并发症。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和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在出生后18个月内缓解,但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复发的概率高达50%。

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

罗雁红副主任医师表示,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以“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为主要症状。但新生儿糖尿病起病隐匿,缺乏明显‘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孩子的异常。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数确诊为新生儿糖尿病的宝宝都是在常规检查中偶然发现的。

即便如此,家长还是能够找到宝宝的身体异常的“蛛丝马迹”。罗雁红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宝宝出现精神萎靡、脱水、饮食睡眠不正常、体重不增长等,排除感染性疾病后,新手爸妈们需要警惕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的可能,及时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耐心做“糖尿病日记”

由于影响新生儿糖尿病孩子的血糖因素较多,如饮食为按需哺乳,无法控制,导致血糖波动较大,血糖控制相对困难。因此相比于儿童糖尿病患儿,家长要放下焦虑,对宝宝的护理需要更加耐心,要求血糖监测更加频繁,做好“糖尿病日记”,将孩子的饮食、用药、血糖值等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发现孩子在近段时间内血糖波动明显异常,医院复诊,注意把糖尿病日记带上。

目前治疗新生儿糖尿病的手段比较局限,一个是注射胰岛素,一个是口服格列苯脲降糖药。也有医生尝试给患新生儿糖尿病的孩子使用采用模拟胰腺生理功能的胰岛素泵,结合无创性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达到精准诊断、精准控糖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会出现更多先进的治疗方法,新生儿糖尿病孩子的家长需要树立信心,积极和孩子一起面对疾病。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糖尿病会躲猫猫,作为家长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