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代市长覃伟中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深圳年度的民生实事也随之公布,共包括15条。快一起来看看吧!
年深圳市民生实事
1.增加优质学位供给
新开工建设中小学90所、幼儿园60所,建成普通高中9所,全年新增各类学位13万个。
2.加大公共住房保障
全市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万套、供应3.5万套。
3.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医院4家,新增社康机构35家以上、全科医生人以上,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公众场所安装台全自动除颤仪(AED)。
4.提供免费健康筛查服务
为全市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近视筛查服务,对全市10-17岁在校学生提供免费脊柱侧弯筛查服务;为适龄常住人口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其中乳腺癌筛查约20万人、子宫颈癌筛查约25万人;为约9万名孕妇免费提供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的产前筛查;为约12万名新生儿免费提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G6PD缺乏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脂增生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
5.探索加强普惠性托育服务
深化托育保障规划和相关政策研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性,在全市至少40%街道实现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家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性托育机构。
6.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多措并举稳岗促就业,新增就业17万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组织家以上用人单位提供1万个以上就业岗位;帮助当年度新增的深圳户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逐月领取退役金军官(军士)、复员干部约人就业创业;开展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试点工作,为确有需要的残疾人约人提供就业岗位。
7.促进提升劳动者技能
实施技能提升“圆梦计划”,全年资助约名职工、农民工接受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为约名职工提供公益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企业班组长专项培训,全年培训职工名以上、为基层单位培养班组长师资名以上,覆盖规上企业家以上、中小企业家以上。
8.强化民生兜底保障
为全市约名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众购买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为本市户籍持证残疾人、残疾军人、伤残人民警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为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购买团体意外险;为来深建设者贫困家庭及其子女提供大病医疗资助约0人次。
9.提供优质老年康养服务
在每个区至少建设一个“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示范街道;每个街道开展一场“家庭护老者”培训,全市全年培训不少于1万名“家庭护老者”,惠及不少于1万个家庭;完成约户失能或高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10.便利市民交通出行
优化调整85条以上公交线路,治理交通拥堵节点个,新改扩建非机动车道约公里,打通断头路15条,恢复和拓展国际航线5条。
11.提供优质供水供气服务
完成个小区优质饮用水入户改造工程,完成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创建个优质饮用水达标小区;新建公里市政中压燃气管网,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25万户。
12.提升菜篮子服务水平
推进海吉星菜篮子小镇等民生设施规划建设;开展农贸市场评星评级工作,完成60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后并评星评级,三星以上市场达20家。
13.提高电梯安全水平
对全市电梯逐台进行安全检验,重点对商场、医院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及住宅小区等易发故障场所的约0台电梯进行安全监督抽查,对全市约台老旧电梯进行安全评估,整治隐患。
14.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
新建、改造提升公园20个,新建80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举办场“云赏音乐季”“美丽星期天”等线上、线下品牌及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开展20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举办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曰、“深圳杯”业余足球联赛等;为5万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组织开展线上及现场公益健身指导服务0场次。
15.优化网上政务服务
新增项与市民企业密切的“一件事一次办”,新增个高频“无感申办”事项;建设远程办税平台,实现60%税务线下业务线上远程办理;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力争我市医保参保人激活人数达万以上;建立覆盖全市70%以上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医保药品价格监测系统,开放公众查询功能,实现药品实时比价。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发布厅推荐
发布厅邀请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