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医院四川遂宁
摘要:目的:评价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年7月~年7月我院新生儿中随机选择例参与实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新生儿按常规方法护理、并不予以针对疼痛的干预措施,实验组新生儿全程依据医疗操作性疼痛予以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疼痛反映。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轻度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的护理干预当中全程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其疼痛应激、缓解痛感。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新生儿
疼痛并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症状,同时它也是一种疾病。新生儿皮肤娇嫩、应激性强,较成人而言对疼痛的感知要更久、更强烈,而由于疼痛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针对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年7月~年7月我院新生儿中随机选择例参与实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新生儿计50例。前组中男婴27例、女婴23例,胎龄平均37.5±2.4周,出生体重平均2.8±0.3kg,足月儿40例、早产儿10例。后组中男婴28例、女婴22例,胎龄平均37.6±2.5周,出生体重平均值2.9±0.4kg,足月儿42例、早产儿8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组成未见有很大差距(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并未针对疼痛实施任何缓解干预措施;实验组结合医疗操作性疼痛评估,全程予以护理干预:
(1)操作时机
在相同强度的疼痛刺激下、不同状态的新生儿所反应差别也都各不相同,其中对疼痛刺激反应最小的是吃饱、睡眠状态下的新生儿,相较于饥饿、清醒状态下的新生儿来说,对疼痛刺激的反应最强。在足跟采血时,采取斜刺手法更易减轻新生儿疼痛度。
(2)体位选择
屈曲体位、包裹襁褓是新生儿多见体位,在实施致痛性操作时,将新生儿两手呈屈曲状,是减轻致痛性操作造成严重疼痛的有效方法;鸟巢式体位能提高新生儿机体自我调节力,这也是包裹襁褓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减轻疼痛感。在新生儿足跟采血时,采取新生儿的俯卧位可减轻其疼痛应激、保证舒适度。
(3)袋鼠式抚触
在父母亲的胸口采取对新生儿的直立方式抱,能为新生儿提供温暖及安全感;在足跟采血操作时,对新生儿采取袋鼠式抱、护理,对维持新生儿生理稳定、缓解疼痛都是有益的。抚触时可通过肌肤接触、按摩、拥抱和摇晃等方法实现,增强新生儿安全感。
(4)母乳喂养
即为一边接受致痛性操作、一边进行母乳喂养,可有效减轻因疼痛而造成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缓解因足跟采血恢复期造成的疼痛刺激,减小对新生儿远期的不良影响。
(5)喝葡萄糖水
机理是激活内源性途径、达到镇痛效果。取25%葡萄糖水1ml滴在舌尖,过2分钟之后再进行致痛性采血,可减少新生儿哭闹。
1.3疼痛判定
通过观测新生儿身体、行为、面部表情等方面内容,进行疼痛度评分,评分8~10分代表重度疼痛,评分5~7分代表中度疼痛,评分0~4分代表轻度疼痛。
1.4数值检验
使用SPSS22.0医学软件进行数据值的统计和检验,关于两组新生儿疼痛程度评价使用连续校正X2检验,数值表示为n、(%)的形式,以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对比两组数值可见:实验组新生儿轻度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两组新生儿疼痛表现比较[n(%)]
3、讨论
以往研究并不认为新生儿能感知疼痛,但在研究愈渐深入下,我们发现新生儿不仅能感知疼痛,而且对疼痛的感知更强,且疼痛刺激给其带来的伤害更大。新生儿机体尚未发育完全,神经系统、其它系统皆不完善,这也是其无法良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当受到致痛性刺激时,便会给其带来很大影响,影响幼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不利于其正常的成长和发育,因此,针对疼痛应激,对新生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因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适应症对于新生儿群体来说并不容易掌握,所以通过药物来缓解新生儿疼痛并不建议。非药物的护理干预方法因此成为临床首推手段,不仅风险低、而且简单易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儿轻度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对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干预,是可以减轻其疼痛应激的。
分析原因来看:通过在体位上对新生儿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新生儿舒适度,以此来相抵疼痛刺激,新生儿最普遍的致痛性操作就是足跟采血,而足跟采血所产生的疼痛刺激时间又是较长的,体位干预上通过维持新生儿四肢屈曲体位,提高其舒适度、保持身体放松,能有效缓解痛感;袋鼠式护理当中,通过抚摸、拥抱等行为,有利于增强新生儿的安全感,对其不良心理起到安抚效果,从而保证生命体征的稳定;母乳喂养更是新生儿安全感的来源,同时也是转移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在一边母乳的同时一边足跟采血,能减轻其机体受疼痛的影响刺激;葡萄糖水的原理是,甜味会激活身体内源性阿片,它是一种有镇痛效果的物质,所以在足跟采血之前滴入一定剂量的糖水,能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感受。
以上提出的几种护理干预方法,操作皆简单、易行且普遍,所以易于临床推广,也易于新生儿、新生儿家属接受,临床可行性佳。
结束语:
因此综合来看:在对新生儿的护理干预当中全程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其疼痛应激、缓解痛感。
参考文献:
[1]刘少贞,陈碧珠,梁婉华.新生儿护理中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研究[J].吉林医学,,40(11):-.
投稿邮箱:xfd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