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嘹亮的啼哭,一个幼小稚嫩的生命降生了。年轻的我们看着这个小小的生命,总以为自己在网上学习了“育婴”,可是看到这个小人儿却总是手足无措,摸不着门道。
月子里的宝宝一天一个样子,总是习惯趴在她跟前傻傻的看着她,生怕错过“一个亿”。刚出生的宝宝睡的比较多,一天差不多能睡到20个小时左右。每次醒过来,总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四处看,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候的宝宝:
视力:可以看到15厘米以内、45度角范围内的物体。
听觉:听到声音后头会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也会去寻找声源。
触觉:触觉很灵敏,对不适应的感觉会做出反应;有多种反射。
味嗅觉:能精细辨别食物的滋味,可以识别不同气味。
新手妈妈们对宝宝的照顾从紧张无法下手到熟练,这个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像最常见的‘腹泻’。因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差,不能抵御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积食、过敏、感冒也会引起腹泻,父母在喂养过程中一定要当心。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便便随时观察宝宝的状况,虽然宝宝不会说话,可是他的便便会告诉他怎么样哦。
宝宝便便:
●蛋花汤样便—提示肠道感染,
●水样便—肠炎、受凉、过敏
(进食1~2天内会出现腹泻,并会反复)
●绿便—受惊、着凉、食用含铁食物、喂养过多或过少
●奶瓣、原始食物—消化不良,
●带血—西瓜、西红柿、草莓等红色食物;在几分钟内自然褪色,是肠粘膜自然脱落;红色逐渐变黑,和大便混合,代表肠粘膜有损伤,如食物过敏、肠道感染(伴随哭闹、发热、腹泻);血丝附着在大便表面,多是肛裂,与排便费力、过度擦拭肛门有关
●大便干燥—饮水不足、上火、膳食纤维不足、肠道益生菌较少
●油性大便,淡黄色,较稀,带酸味—脂肪消化不良
●黄色泡沫便—糖类摄入过多,消化不良
●棕色泡沫便—淀粉摄入过多,消化不良
●酸臭、腥臭—蛋白质消化不良;如果伴有水样,要留意是否细菌感染
●黏液便、脓血便—多见于夏季,主要是细菌感染
通过这些便便的样子、颜色准妈妈们就会知道宝宝的情况,针对性的改善。
1.改善饮食:最好实行母乳喂养。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选取适合宝宝的奶粉喂养,多给宝宝喝点水哦。我当时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亲自喂养宝宝,虽然宝宝健健康康的长大了,但我还是有点小遗憾。
2.给宝宝良好的大便习惯:根据孩子的进食规律弄清楚孩子的排便时间,到时间就适当帮孩子把把大便,以培养孩子的便意。
3.增加活动量:父母应该多抱孩子,多帮孩子揉腹部,保证孩子每天达到一定的活动量,不要长时间让孩子独自待在婴儿床上。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宝宝判断哦!我会每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带娃过程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欢迎妈妈们前来指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