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错换人生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近日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称28年前两个新生儿的调换并非意外,而是人为,错换实则为偷换。
据悉,一位名为郭希志的网友发文称,医院的护士,28年前有人指使他去将两个婴儿偷换,并给出了元的报酬。要知道,28年前元可是巨款,郭希志也鬼迷心窍,就答应了这桩差事。自此,偷换的说法便流传开来了。
虽说后来杜新枝方发文否认,仍没有杜绝这种说法,许敏方也开始留意追查起了真相。近日,许敏的哥哥更是拿出了许敏当年生产时的病历,网友们的疑惑更深了。
错换人生:许敏亲哥晒病历,顺产儿变手术儿,错换实为偷换?
许敏的亲哥哥在社交平台上晒医院的病历,姓名处清晰地写着“许敏宝”三个字。
“许敏宝”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这份病历是许敏的孩子的,由于新生儿还没有取名,在母亲后面加个“宝”字便代表她的孩子。
除此之外,病历上写有妇产科、婴儿室、12号床等信息,这些信息与许敏当年生产时的情况均吻合。
病历上最惹人生疑的一点是:在医嘱一项上写的是“手术儿常规护理”,后面有医生王社莲及护士王秀丽的签字。了解错换事件的人都知道,许敏生产时并非剖腹产,为何针对其孩子的护理是“手术儿常规护理”呢?
恰巧的是,杜新枝是剖腹产下姚策,那么姚策理应接受“手术儿常规护理”,却用在了许敏的亲生儿子郭威身上。如果病历上所述是不小心写错的,那么医生和护士没有仔细核对就签了字,难道不怕出了问题要承担责任吗?
唯一的解释是,签字的医生和护士早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发展,否则是绝对不会连顺产与剖腹产都分辨不清的。
即便当时工作出现疏漏,但病历是死的,人是活的,看见病人也能分辨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两人同时犯错,事后也没有做出纠正,实在让人生疑。
倘若医护人员是知道“计划”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对许敏的孩子进行“手术儿护理”呢?事实上,玄机还在后面。后来杜新枝与许敏的孩子调换了,姚策成了许敏的孩子,姚策也恰好是“手术儿”,将手术儿护理用在姚策身上,是最适当不过的。
病历上写了错误的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为了正确的做法,这种凑巧实在是太“凑巧”了。要知道,在病历上书写护理方法与时间的同时,婴儿便要依照着进行相应的护理。因此,许敏的孩子自降生到世上开始,就要接受“手术儿护理”。
这可能性就更小了,医护人员看着孩子顺产,却让他立马接受“手术儿护理”,即便是再不专业的医护人员,也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由此可见,计划自两人生产前,就开始实施了。
诸多“巧合”,实则阴谋?
病历上让人疑惑的第二点是,在同样的时间,医生给许敏的孩子开了一剂“青霉素”。
青霉素针是用在手术儿身上的,将许敏的孩子写成手术儿,也许与这针药剂有关。倘若将许敏的孩子写成顺产儿,那么这针青霉素便开不出来了。
作为一个医生,药剂的对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倘若有意让许敏的孩子改变身份,用手术儿的药剂,做手术儿的护理,那么一切就可以解释了。
换句话来说:医生在书写病历时,早已知道两人的孩子会被调换。
郭威比姚策早一天出生,说明在姚策未出生时,计划便已经开始实施,医生将郭威的身份篡改了。直到第二天中午,真正的手术儿诞生在世上后,便与郭威实施了对调,姚策成为许敏的孩子,接受相应的手术儿护理。
姚策的生母杜新枝,其实早在生产前7医院,直到6月16日才实施剖腹产。
要知道,当时检查已经发现姚策有脐带绕颈的情况,倘若不立刻进行手术,会有性命之忧。既然杜医院,为什么还要冒着危险等上整整一周,白白花费那么多钱呢?
让我们重新梳理整个过程,姚策的亲生母亲整整住了7天医院,在许敏顺产生下郭威后,郭威被记为“手术儿”,杜新枝紧接着在第二天接受剖腹产,生下姚策,
两个婴儿的手环恰巧掉落,护士恰巧将两个孩子调换,两人的身份恰巧互换,却接受了相应的护理。错误一个接着一个发生,到最后又变成正确的做法,虽说无巧不成书,可这是的的确确发生的事实,倘若说一切只是意外,又有多少人能相信呢?
总结:据悉,姚策在认回生母杜新枝后,医院,杜新枝患有乙肝,姚策作为其儿子应该接受相应的处理,可是由于互换,姚策并没有打上乙肝疫苗,两人以为姚医院调换婴儿的失误有脱不开的关系。
可如果互换根本不是意外,而是阴谋,那么姚策患上肝癌又该怪谁呢?只能说命运造化弄人,希望杜新枝能早日回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