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错刀频道
事实证明,连锁店开得越大,翻车就越猛。
最近,中国最大母婴连锁孩子王,7家子公司和门店因销售假货被监管点名。
对此,孩子王官微回应:“已第一时间将相关商品下架并列入了‘黑名单’”。
这样的声明,孩子王习以为常。
自年起,因销售假冒产品及不合格产品,孩子王已经被监管部门罚款50次。
孩子王不是什么没有来历的小夫妻店,而是有家分店的高端母婴连锁巨头。
它的号召力有多强?全国万会员,一场亲子轻轻松松就能召集人参加。
如今,孩子王因多次售假,口碑一落千丈。
甚至有网友因购物体验太差,在网上用激烈言辞讨伐孩子王:“千万别去,又贵又垃圾。”
一直以高端自居的孩子王,为何这么不把口碑放在心上?
王健林都不看好的生意,
4年赚了11亿
孩子王看似一家普通的母婴超市,起点可一点都不低。
创始人汪建国是国内顶尖的投资大佬,是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近20家投资机构背后的出资人,身价高达亿。
在孩子王之前,汪建国就已经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三大的家电连锁“五星电器”,在全国开了多家店,年销售额超百亿。
但是很快,中国家电行业就进入到白热化的价格战,钱不好赚了。
仅南京一个城市就有60个家电卖场,新街口一处就有6家,各大品牌、卖场的品质和服务逐渐趋同,谁能把价格压得更低,谁就能卖得出货。
看到这一现象的汪建国,在年将自己手中的五星电器所有股权,卖给投资人美国家店巨头百思买,换了十几亿现金。
别人把企业卖掉就退休养老了,汪建国却开始了二次创业。
别看汪建国是个男人,早在卖家电时,他就已经悄悄观察母婴行业好几年。再创业,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当母婴行业的老大。
怎么干?
当时,日本母婴用品行业有个称霸几十年的品牌——阿卡佳,它是日本最大的母婴连锁。
截止年,阿卡佳已经在日本开了家店,平均面积均在平米以上,成功的秘诀,就是大店+会员制。
汪建国决定,做一个中国阿卡佳,不仅店要足够大,还要全都布局在高端商场里。
孩子王的第一家店开在南京建邺,面积多平方米,房东就是王健林。
平方米,相当于14个篮球场。开这么大店,王健林一开始就不看好:“小孩(用品)的店都是小店,没有大店,你要个多平米干嘛?国内有超过平米的店吗?”
汪建国却说:“我刚刚把公司卖掉,无论这个店成功不成功,我都不会欠你房租。”
万达首店只是起点,此后孩子王发展飞快。
到年,全国10万㎡以上的购物中心约有个,孩子王入驻了近1/3,最大门店占地面积平方米。
几千平米的大店,孩子王既是妈妈们的商场,也是孩子们的游乐场。
能与之媲美的,只有“男人的迪士尼”迪卡侬。
区别就在于,孩子王的体验区,更像室内版迪士尼,发个朋友圈都能让人梦回童年。
更狠的是,孩子王用育儿顾问代替导购,免费给顾客讲育儿知识,讲到你不买点东西都不好意思走。
这样的育儿顾问,孩子王培训了名,直接给孩子王召集了万会员。
排面大、人数多,孩子王快速在全国开了家门店,营业收入也增长至83.6亿,4年赚了11亿元净利润。
但大店模式,也给孩子王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被罚50次,一半因为卖假货
正如日本当年的阿卡佳,因为店面大、开店多,孩子王长期垄断母婴市场。
然而随着店开得越来越多,孩子王的顾客逐渐发现,它的很多产品都名不副实。
在百度上搜“孩子王假货”,得到的结果居然有88.6万条。
离谱的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不是衣服、玩具,而是婴儿贴身用品,纸尿裤。
国际品牌花王、尤妮佳是假冒重灾区,米菲等品牌就直接是质量问题,有大块污渍的纸尿裤图片,被消费者明晃晃摆在黑猫投诉的页面上。
因为信任孩子王,很多家长还在孩子王的APP买美妆。
然而这种信任,却被孩子王傲慢得踩在地上疯狂碾压,谁要是提出孩子王卖假货,得先到检测机构做一份鉴定。
应客服要求,一位消费者还真把自己的鉴定报告发到了网上:
产品问题还能把锅甩给品牌方,毕竟假货这种事,最大的责任在供应商。
但有关服务的投诉,能把锅甩给谁呢?
在黑猫投诉上,消费者拿着自己的订单,卑微地向第三方求助,求助原因很简单,他们下了单,但孩子王不给发货,退货还很难。
种种触碰底线的做法,孩子王可以说是明知故犯。
自年至今,孩子王就是监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