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并不属于母婴人群的我在亲友三番两次的盛情邀请下,下载了一个母婴App。多数人也许想不到,除了靠熟人社交发展起来的“社交电商”外,还有什么模式有那么大的驱动力,能把一家人以及亲朋好友都汇聚到一个圈子里,一针捅破母婴“活跃用户规模”的天花板?
1
一款App如何构建有黏性的家庭育儿圈?
这款母婴App是创立于年的互联网母婴品牌——亲宝宝。去年,我被刚晋升宝妈的两个妹妹分别邀请拖入亲宝宝App,自此便成为两位宝宝芃芃和雯雯“亲友团”的围观者之一,也成为这款母婴软件的体验者。
在接触亲宝宝之前,在我看来,大多数母婴类App解决的仅仅只是一部分特定人群在特定时期内的刚需,均属于典型的短周期高频,比如,有专门提高怀孕几率的,有为孕期准妈妈提供服务的,有针对宝宝早教的……随着用户的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最终会难逃被迅速卸载的命运。而一年来对亲宝宝App的体验经历,我越来越发现这款App对于整个家庭成员的粘黏。
这款软件中,“宝宝成长记录”功能中的成长影像是点睛之笔,比如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都可以通过时间轴清晰地对应到具体的日期,加上宝宝大事记、疫苗接种、MV制作、写日记等功能,宝宝们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让人一目了然。晒娃信息终于不会再淹没在朋友圈、微博的碎片里,宝宝每一个重要的动态信息,都会完整地沉淀下来。
即使每天再忙,去芃芃和雯雯的亲宝宝空间打卡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之一,向来对手机应用不大熟稔的芃芃姥爷、姥姥甚至为此学会了打字评论、上传视频照片和转发朋友圈。而如果哪天缺失了宝宝的动态上传,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