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如何让宝宝自己睡觉
TUhjnbcbe - 2025/1/12 20:59:00

问1万个妈妈,带宝宝头两年最苦的是什么,大概有9千个都会告诉你:是哄睡!是夜醒!是缺觉!(抱睡奶睡真的很累你睡不好宝宝也睡不好)

如果新手妈妈想要在忙碌育儿生活中得到喘息,只有在婴儿睡觉得时候!而如果那个时候宝宝时刻都要你抱着时不时要醒,每时每刻都黏住你,那是真的挺痛苦的好吧。要知道月子里的宝宝一天睡16小时以上,1岁前宝宝也需要14小时的睡眠时间,你必须为自己争取合理的休息时间,平复你的情绪,舒缓你的身体。babysleeptime=yourtime!以下我把婴幼儿睡眠的普遍规律和如何让宝宝自己睡觉得方法大致列出,妈妈们一定注意及早养成宝宝的生物钟和良好入睡习惯。本文从花式哄睡—拍睡—陪睡—自主入睡,每一阶段逐一拆解睡眠引导全过程。核心技术倾囊而出拯救睡渣解放妈妈引入拍睡的时机通常宝宝在月子里很好睡,白天能稍加安抚睡两三个小觉一两个大觉,晚上每三到四小时喝完奶接着睡。这阶段可谓是新生儿宝宝和爸爸妈妈的蜜月期,娃都还挺天使,相看两相悦,没有分化出所谓的睡神宝宝和睡渣宝宝。幺蛾子都是出在满月后到4M之间,这之间由于:清醒时间的延长昼夜节律的形成生理发展的节奏安抚手法的不当响应方式的升级都会造成睡眠习惯及睡眠情况的倒退。奶睡抱睡过度哄睡,此类大坑会在这期间越挖越深。这期间,如果你发现宝宝不喝奶就不睡,不抱就不睡,入睡困难且小觉睡得更加不稳定,夜间睡眠有所倒退,就是引入拍睡的最佳时机。4M以上,由于宝宝肢体动作更加活跃,频繁拍哄有时对宝宝入睡,起到的干扰作用更多于平静安抚作用。这时候宝宝会抗拒拍睡,表现为越拍哭越大声,不拍反而不怎么哭,这样的情况要减少拍的动作,拍睡退为辅助,陪睡作为主力。拍睡前的准备三大神器襁褓、白噪音、安抚奶嘴能用就用,统统上阵。襁褓推荐拉链式或魔术贴式,自己用襁褓巾虽然效果好,但略复杂,容易还没开战就累了。

穿好襁褓,妈妈要对我下手了…白噪音如果不嫌累,肺活量不错,那就嘘嘘嘘吧,或者人工哼歌。推荐RelaxMelodies和SoundSleeper这两个优秀的白噪音APP

安抚奶嘴作为安抚用,不推荐吸到完全睡着,平静,略有迷糊就拿出来。妈妈的平静策略一开始习惯抱睡奶睡的孩子,改拍睡会抗拒哭闹,建议妈妈掌握深呼吸技巧。同时,在拍睡陪睡的过程中,带着耳机听音乐听书,一起听白噪音也行,放轻松,脑子里想些有的没有,反正就别想着娃怎么还不睡。前几次拍睡,至少预留30-40分钟,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样你会更淡定、不焦虑地渡过这个阶段。而不是拍到一半很烦躁,然后又放弃改抱睡奶睡了。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必备的辅助孩子在学习一种新的入睡方式时,我们需要将外界因素都变成辅助因素,而不是干扰因素。昏暗的房间,舒适的温度,合适的清醒时间,睡前充足的放电,平静的睡前仪式,一个都不能少。光线光线必须是非常昏暗,甚至是全黑,遮光帘遮光贴几乎是宝宝睡好觉的必备。舒适的温度20-25度是舒适的睡眠室温,别太热。夏天包了襁褓,里面就只需要穿纸尿裤。合适的清醒时间让宝宝在合适的时间去睡,掌握睡眠信号和清醒时间的规律

例如:4个月醒2个小时,那么就在1个小时40分钟左右,开始进入睡眠准备,一开始至少预留具体20分钟磨合,后期宝宝习惯了,会越睡越快,就不用留那么久。睡前放电小月龄宝宝很多时候入睡困难是由于放电不够,老给抱着根本不累,当然睡不稳。所以在清醒时间要放电!

趴身上

趴地上终于累趴了…

小月龄俯趴俯趴俯趴!白天多多俯趴,每次趴到不开心,再给翻过来休息,别怕累着,累了宝宝会趴下休息的。睡前仪式当然确保宝宝不饿,并且玩累了要睡了,那就需要给宝宝一个睡前的过渡:进房间拉窗帘睡前按摩帮助放松身体打开白噪音(如果宝宝喜欢白噪音)所有的准备工作至此应该都要到位了哦!递减安抚法关键环节一拍睡拆解习惯于抱睡奶睡的,直接过渡到在床上拍睡,会有点困难。那首先,可以先从贴着妈妈睡开始,从抱着睡到靠着睡。

1、先让宝宝在妈妈身上趴着,宝宝可能会哭闹,没关系保持姿势。2、带点力度有节奏地拍PP或者背部,宝宝累了就会把头低下趴你身上。3、拍迷糊了之后,大人一点点转侧身,宝宝也会顺势侧过来,宝宝从趴着到略有倾斜侧身到了床铺。(对于会翻身的大宝宝,可以将宝宝从在身上趴着平移到趴在床铺,也就是直接趴睡)在眼睛还有一张一合的微睡眠状态,类似这样或不到这样

没完全睡着,逐渐移到床铺的好时机4、转向床铺后,一只手控制住宝宝的身体不要乱扭,一手继续拍,最后拍的频率越来越慢,变成3-5秒拍一下,最后只抓住宝宝的手或手压在宝宝身上,看宝宝状态,放手,宝宝睡着。最好放床上时候还有点睁眼,但很平静,用不着拍了,握住小手睡着了此处要点

1、平移以及略微转向侧身的缓慢过渡,千万不可以将宝宝从身上直接翻下来变成仰躺,会直接惊醒哭闹。2、对于大床拼小床的情况,可以先在大床边缘拍迷糊,然后妈妈身体平移,将宝宝挪到小床内控制住手脚继续拍。对于独立睡小床的,可以直接转向第二阶段的床拍。这样过渡3天左右,你会发现,宝宝已经能习惯在床上迷迷糊糊拍着睡了。进阶这时候可以不用在你身上迷糊了,转向直接床拍。把宝宝放小床,开始侧拍,趴着拍或者仰睡裹着襁褓稍侧身拍(纯仰躺很难拍睡)。选一个宝宝喜欢的固定姿势,不要总是变化。

稍侧身,襁褓床拍

接着又过了几天,你会发现,拍的时间越来越短,这时候可以继续撤出你的安抚。宝宝平静的时候,就光陪着,不要有眼神接触,装睡就行。宝宝哼哼唧唧了先不用管,哭闹严重了,等5-10分钟再去拍,或者把手按在宝宝身上就可以了,不哭闹了,立刻就撤出安抚,反复几次到宝宝睡着。拍睡要坚持,并适当放手给宝宝机会。宝宝入睡、接觉和夜间睡眠时的哼哼唧唧,翻来覆去,蹬腿挥手等小动作,都非常正常,不要去打扰宝宝。这样逐渐递减安抚的频率及力度,宝宝就能在更弱的安抚层级下入睡了。经过3-5天,宝宝习惯了在你的陪伴,及很少的肢体接触下入睡,其实他已经学会了半自主入睡,这时候完全自主入睡已然近在眼前,向你招手。坚持下去,不再增加安抚,等宝宝大一点就会发展成,能只在你的陪睡下,也就是宝宝在小床,妈妈在大床,自己翻滚或者玩一下入睡。坚持以上从拍睡到陪睡的过渡,大约1-2周会稳定下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妈妈装睡陪伴下,宝宝自己滚滚睡着或者玩一玩或者小哭一下睡着,但是妈妈走开可能会醒,接觉时候会查岗。这样的入睡方式,对许多妈妈来说已经是非常轻松和谐。如果想达到完全的纯净的无添加的自主入睡,也就是没人陪着,宝宝独自在房间内睡着。请看逐渐消失法。(这个方法参考了韦氏的安睡女士法)步骤拆解1、头三天不论小睡还是晚间入睡,做好所有准备工作,将宝宝放在床上,坐/躺在离宝宝较远的房内位置,低头刷手机或看书,记得带上耳塞或者降噪耳机,宝宝不哭自己睡最好,如果宝宝哭了,你就能少受点罪。2、如果宝宝哭了,维持原地先别动,用声音安抚她,例如说哦哦哦,要睡了哦,但别看她。这时候白噪音也开着。3、坚持这样3天左右,将躺椅或你的位置挪到更远的地方,例如房门口,让宝宝看得到你,有个安心。重复以上操作。4、再过3天,将你的位置挪到宝宝看不见的门外,关门,但你可以在门外呆着,宝宝哭闹厉害了,妈妈就哦哦哦要睡了之类的话安抚下,哼哼唧唧假哭就别管了,通常放床时间抓的比较准的话,10-20分钟内就能自己睡着。5、大概这样再过几天,你就可以彻底过上,放床,拜拜,关门走人,宝宝不哭不闹自主入睡的生活。放上视频更直观地解释以上步骤

夜醒的处理

以上从拍睡到陪睡到自主入睡的过渡,都针对日间及夜间入睡,那么夜醒呢?

通常来说,夜间的安抚层级,应该比白天所在的安抚层级更弱一点,至少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如果白天是搂着拍睡的,夜间宝宝哭闹要安抚,手搭在身上声音安抚下就可以了。如果白天是陪睡的,夜间也不用去拍睡。前半夜很顺利能渡过。

麻烦的是后半夜,浅睡眠很多,接觉经常要哭,如果还有夜奶的,建议把夜奶留到后半夜,一来满足宝宝生理上进食的需求,二来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喂完奶宝宝醒一下,采取和白天同样的安抚策略,或更弱的安抚,放回去睡,千万不可以又退回奶睡或者抱睡。坚持至少3-5天,宝宝在夜间也会睡得更好。

自助入睡的效果表现是怎么样?就是放床宝宝自己玩一下就睡了。

重要的话

睡眠引导的方法有许多,递减安抚对彼此的压力都不算太大,比较容易坚持达到成果。

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睡眠引导,取决于妈妈和家庭对宝宝睡眠的态度,不引导也没啥问题,熬着等花开。

搞定了就爽呗,你和孩子都能睡得更好。

再次强调,睡眠引导需要根据妈妈的耐性和宝宝的脾性,去磨合和寻找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

以上总结大致的思路:

第一阶段重点是让宝宝学会在小床上睡,

第二阶段重点让宝宝脱离陪睡,

实施过程中,进度上缓和一点,快速一点都是可以微调的,取决于双方的接受度。

但总体是要向前走,也就是逐渐撤出安抚,如果反复退回去,例如试了几天小床陪睡,过几天又开始去抱起来拍睡,那么就等于在做无用功。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让宝宝自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