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宝宝吃饱了吗”
新生儿接回家,估计新手妈妈第一个焦虑就是:“他吃饱了吗?”
特别母乳亲喂的妈妈格外纠结了,因为看不到宝宝了吃多少,心里总是悬着没底。加之又要面临催奶的压力和哺喂的磨合,身旁的人再质疑几句,真是要犯产后抑郁症的节奏了。
我曾经见过有新手妈妈花大价钱买了一台精密体重秤,宝宝吃之前称一称,吃之后再称一称,才能解决这个焦虑,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到底是什么样子,宝宝才是吃饱了呢
通常我们会通过下面3点来观察:
1、看宝宝每天尿量有多少
每天尿不湿可以湿5~6片,假如是布尿布的话,要湿6~8片。
2、体重增长符合生长曲线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因为要排出胎粪,体重会减少一点,之后应该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增加,关于体重增加多少算正常,看的不是绝对的增重多少斤,而是要看是不是符合生长曲线!
3、宝宝吃完的状态是放松和满足的
吃饱的新生儿一般是一副精神涣散,昏昏欲睡的样子(尽管他们很可能会玩一会儿再才睡),有点“醉奶”的感觉。
但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又不太一样:
我家糖豆刚出院第一天,因为我当时过于教条的坚持母乳和每3小时一喂,让他一天都没吃饱,他没吃饱的表现就是不睡觉,瞪着眼睛看来看去,一直要抱着或摇着,放床上或解开襁褓就使劲儿哭,后来我实在熬不住给他吃了瓶子灌饱了,一直喂到他不肯吃了,打好襁褓一放,结果就直接睡着了。
但闺蜜家的屁兜表现就不太一样,闺蜜说,屁兜无论吃多少都会睡,多吃点就睡得长一点,少吃点就睡得短一点,实在是令人省心的男宝宝啊。
有了这3条就能确定宝宝吃饱了吗?
然并卵,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对吃饱与否的表现更是不同,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胀气,肚子有嗝,吐奶,闹觉等因素的加入,就越来越难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了。
02关于如何喂养宝宝,有两派观点一直都在掐架
这两派就是“按时喂养派”与“按需喂养派”,若你问儿医,不同的儿医也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书也有不同的结论,这两派各自捍卫自己的观点,并且抨击对方不靠谱,专心掐架已经有几十年了。
而事实上,这两派其实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优缺点。
传统的“按时喂养”优缺点并存:
“按时喂养”是比较传统的喂养方式,就是看着时间喂奶,每3个小时喂一次(多年前育儿界曾经倡议每4个小时喂一次),因为是老方法,以父母为中心的,所以被许多新时代妈妈所唾弃。
但老方法有老方法的优点啊:按时喂养带出的宝宝比较有规律,知道他什么时候饿了、困了,妈妈可以更从容。每一顿因为比较饿,宝宝也更容易吃得更饱,睡得更长,精神状态会很好。
缺点也很明显:比较教条,不考虑实际情况,特别对于1个月内的宝宝来说更是如此——有的胃容量比较小,猛涨期需要频繁的吃,过于严格的按时喂养会在很多时候让宝宝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宝宝的角度出发,是非常委屈的。
新兴的“按需喂养”坑也很大:
“按需喂养”是近些年新兴的喂养方式,主张不看时间,只要宝宝要吃,就给他吃。
这种喂养方式的出发点很是高大上,以宝宝为中心,充分满足宝宝的需求,让他安全感满满。这个理论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我也很同意“及时响应宝宝要求”这一点。
但是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若你过于迷信按需喂养,也容易掉进一个巨大的坑,因为这个坑太大,我需要多说一点:
1、容易养成“安慰奶”的习惯
宝宝哭闹固然可能是因为饿了,也可能是因为肚子胀气,或过于疲劳想睡觉,或只是无聊了想要人抱。这其中的区别新手妈妈是很难区分的,按需喂养的思路会让你总觉得“宝宝哭了就是饿了”,总倾向于用喂奶来解决哭闹,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管用,因为吮吸对婴儿是有安抚作用的,但实际上把吃奶变成了一种安抚手段,妈妈的胸就变成了安抚奶嘴,这样的妈妈与宝宝片刻都无法分离,非常累人。
2、养成零食奶的习惯
因为按需喂养间隔的时间会比较短,每次宝宝也不是特别饿,吃的不凶也不多,过不久就又饿了,把吃奶变成了吃零食。特别是母乳,每次都吃不多,只能吃到许多稀薄的前奶,而有营养、富含蛋白质与脂肪的后奶都没吃到多少,导致更加容易饿,下次再吃,吃到的也还是前奶……形成了恶性循环。(关于母乳,具体可看《宝宝吃不胖、频繁吃总是饿,是因乳汁质量不好?如何提升母乳营养》)
3、按需喂养极度影响宝宝的睡眠
宝宝的吃和睡是息息相关的,他吃不好,肯定就睡不长,若白天你1/2个小时就喂一次,夜里宝宝也会倾向保持同样的频率的。把大人累垮也就算了,没有深度的睡眠也会影响到宝宝本身的生长的。
4、会让新手妈妈从此陷入无规则的养育之中
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宝宝一哭就喂,看起来是时刻满足需求,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你就无需分辨宝宝哭究竟是为何了,无视宝宝沟通的需要,也无法提高自己育儿的能力。看似累的半死,实际却没有半点有用的经验积累,就算宝宝出了百天,你依然会手忙脚乱不得要领。
总之,奉行按需喂养的,宝宝作息大多会比较没规律、难带、哭闹多,新手妈妈会格外辛苦。宝宝的需求固然很重要,但妈妈身心健康也同样很重要啊!一个极度缺乏睡眠,疲劳不堪的妈妈,怎么能照顾好宝宝呢?
所以,完全的按需喂养,我也是不敢苟同的。
喂养宝宝,不可以教条的遵循按时或按需,要结合自己宝宝的情况,来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处理方式。
03宝宝的喂养方式要结合自家宝宝的情况
若你家的是个天使宝宝,低需求,娘胎里出来后就吃吃睡睡,若突然哭了,那肯定是太难受了,自然可以宠他一些,随便他什么时候吃,没规律一些也不打紧,这样的天使宝宝,就算有了坏习惯改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就算坏毛病不改,也不会特别累人。
若你家的是个敏感高需求的宝宝,还是要花些心思让他的作息尽量规律一些,因为有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会使劲儿哭,所以搞清楚他在哭什么就非常重要了,否则你要是回应错了他会哭得更凶的——他困了,你没让他睡,还以为他要吃,他吃几口发现没有解决自己困的问题,就会大发脾气,之后更加睡不着。糖豆作息没规律那一阵儿,真是从早哭到晚,全家都被累得人仰马翻的,就那他还整天不高兴。
04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改良版”按时喂养的
所以,我经常说,宝宝要尽量做到“吃——玩——睡,3小时一循环”。
我说“尽量”的意思是,不是必须一下子就做到这个模式,而是心里知道这种方式是对的,并慢慢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可以先做到吃玩睡循环,再将这个循环时间慢慢拉长。
月子里的妈妈要面临增加产奶量的压力,需要宝宝频繁吸吮一点,新生儿胃容量比较小,也容易吃得频繁些,这都是可以暂时接受的。若出了月子,甚至2个多月了,依然毫无规律,零食奶成瘾,带起来累死人,那你就需要检讨一下“是不是宝宝应该努力向规律作息过渡了”,因为就情况来看,他显然不太适合“按需喂养”的模式。
若宝宝每次喂奶的间隔很难拉长,可以考虑以下做法:
1、多拍嗝,不喂迷糊奶,确认宝宝吃饱了
母乳足够,宝宝却没吃饱,不是吃着吃着睡着了,就是肚子里有一大堆气泡占了肚子。所以,喂奶的时候最好能让宝宝保持清醒,穿少一点,在刚睡醒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喂,喂一阵儿,就拍拍嗝,再接着喂,尽量多喂一些,这样才能撑得更久一些。
2、哭闹的时候尝试其他的安抚方法
其他方法都试过,不行之后再喂奶。
关于这个我也写过许多文章:当宝宝困倦时,如何安抚宝宝;胀气的处理办法;肠绞痛……(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3、配合奶瓶喂养,不必太执着于追奶
有的新生宝宝吸力小,吃饱需要吃很久,没吃多久就容易睡着了,之后没睡多久又醒来要吃……陷入死循环。若你已经非常疲劳了,就不要钻牛角尖非要全母乳了,上奶瓶让自己休息一下也不会成为罪人——先让宝宝每边吸吮10分钟,之后瓶子灌饱让宝宝好好睡,这样比较容易养成规律。当然,会有一些乳头混淆的风险。
4、最好每次吃奶在30分钟之内结束,不要纠缠太久
吃的时间越长,就变成了边吃边消化,永远都喂不完了。母乳太慢的话,奶泵和奶瓶都可以来帮忙。
05下面回答几个非常常见的喂养问题
宝宝总是要吃,是因为猛涨期吗?
小宝宝有的时候会突然出现那么1/2天特别能吃,吃得又频繁又多(注意,是又频繁又多,而不是只频繁却每次都很少),奶量和体重都突然上了一个台阶,这说明他的身体在猛涨,需要更多的食物。
这个猛涨期也不是在每个宝宝身上都能表现出来的,有的宝宝可能突然就某一天能吃很多,而有的宝宝是慢慢增长的。
猛涨期之后,有规律的宝宝会重新恢复规律,食量也没有在猛涨期那么多了。
猛涨期最多持续2天,不可能天天都是猛涨期,若你的宝宝非常频繁的要吃奶持续了很多天,那一定有其他的问题,就不要让猛涨期背锅了。
母乳比奶粉更加不顶饿吗?
并没有!
母乳妈妈普遍没信心倒是真的,因为没看到宝宝吃多少,怀疑自己没喂饱他,就算宝宝吃了许多母乳,妈妈又会害怕自己的母乳质量不够好。
吃奶粉的宝宝是可以撑得时间更长一点的,但那是因为奶粉没有母乳好消化。
记住,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不要妄自菲薄,母乳宝宝一定可以吃一次顶3个小时的,若宝宝吃了很多奶还依然哭闹着要吃,一定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肚子不舒服,需要吮吸安慰等),而不是因为什么”母乳不顶饿“。
刚吃完就吐奶了或便便了,需要重新喂吗?
并不需要!
只要不是那种喷射状的呕吐,吐1/2口其实并不需要重新喂,虽然看起来好像吐的挺多的(你可以把30ml的水撒在地上看看,瓶子里小小的一点液体摊平了是超大一滩的),一般宝宝是不太可能把胃里的东西全都吐出来的。反而许多宝宝就是因为吃了太多才把多余的给吐掉(吃奶瓶的宝宝尤其有这个问题),你接着再喂,岂不是又过量了!
至于吃完了就便便,就更不需要重新喂了,小宝宝很容易吃完就拉便便的,因为胃和肠子一起蠕动了,引起排便的反应了。排出去的只是肠子里的东东,胃里的奶依然是满的啊,孩子虽小,但胃和肠子也不是直线的啊。发明出这个说法的人脑洞也太大了吧。
如何区分宝宝闹起来是因为饿,而不是小肚子不舒服呢?
宝宝是不太能分清楚肚子饿和肚子痛的,他给出的表现统统是张开嘴巴到处找吃的,若是胀气肚子痛,吃奶只会让他更难受,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
一看时间,平时记录宝宝吃奶的时间,总结宝宝大概多久吃一次的规律,离上一次吃奶时间太近的,显然就不是因为饿了。二喂一下试试,看他吃奶的状态,若不认真吃,叼着睡,或边吃边扭,显然就不是因为饿,就不要硬灌了。三看表现,肚子痛和肚子饿的哭闹还是有些不同的,肚子饿的宝宝一般会有规律的哭声,并且越来越响,肚子痛的宝宝会喜欢蜷起身体或使劲儿打挺,声音也会更加尖锐一些。当然也可能有别的表现,这就需要一些经验了,只要你注意平时多注意观察,多尝试,会找出规律的。睡太久要叫起来吃奶吗?
若宝宝有黄疸问题,会有嗜睡的症状,要确保每3个小时拉起来喂饱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