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的身高,爸妈总是眉头紧锁:“
——我和他爸都不高,以后娃注定是个吗?——我和他爸个子都不矮,现在娃却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儿,说好的遗传呢?——孩子每顿吃的可不少,就是长不高,咋回事呢?”
众所周知,孩子的身高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先天因素,即遗传因素。一些研究表明:父母身高遗传占孩子成年身高的70%;二是后天因素,占30%。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千万别小看30%的后天努力,只要抓住时机,在对娃的身高进行有效干预的同时,避开一些误区,娃成年后的身高就有可能是cm与cm的差距。
想让娃长高,这些误区要避开
关于孩子的身高,很多父母都未对孩子进行身高管理,同时对身高数据也不太敏感,同时还存在一些误区,容易听信他人的各种“箴言”,严重者还会导致孩子长不高。
误区一:娃的身高全靠父母遗传
事实上,遗传因素仅占孩子成年身高的70%,营养、睡眠、运动、情绪等后天因素,对身高影响达到30%。
生活中,有些父母个子非常高,而孩子并没有达到理想身高,甚至比父母还矮了不少。也有些父母个子并不高,而孩子的身高却远远高于父母。
比如著名篮球运动员林书豪,父母的身高都不足cm,但他却靠饮食调整、合理运动等多方面的努力,最终长到了厘米的身高,足足比父母高出23厘米。可见,孩子的身高并非全靠父母遗传,后天的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医院潘慧教授,在《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一书中明确表示:只要孩子的骨骺未闭合,还在骨骺的生长期之内,就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就极有可能比遗传身高高出至少10厘米。
误区二:盲目的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CCTV生活频道就孩子的身高问题,做了一次街头采访,在被问到:“家长如何帮助孩子长个时?”一位妈妈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直接打生长激素就可以了”。
对此,身高研究者建议家长:“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打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最终让孩子长不高。”想要孩子健康的长高,最重要的不是采用医疗手段干预,而是要从生活习惯上调整。
10岁的点点身高远低于同龄人,点点妈听信邻居“箴言”,足足打了3个月的生长激素,结果导致孩子视力下降。
医院检查,发现她矮小的原因是下丘脑垂体的区域长了肿瘤,影响了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而强行的注射生长激素,就相当于火烧浇油,导致肿瘤变大,压迫视神经,继而影响了孩子的视力。可见,滥用生长激素,不仅会让孩子长不高,还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父母切勿大意。
误区三:孩子长不高,需要补钙
众所周知,钙作为促进生长发育的标志性矿物质,缺乏钙,身高将无法增长。因此,很多妈妈一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平均值,第一反应就是孩子缺钙了,需要补钙。殊不知,并不是所有“长不高”的孩子,都是缺乏钙,还有可能是晒太阳不够,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D,此时补充再多的钙,身体也没办法吸收。
孩子是否缺钙,医院一查便知。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可以带孩子多晒太阳,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
怎样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呢?
在对孩子的身高认知上,很多父母最大的难题就是对孩子的身高数据不敏感,以及不会判断和分析数据。
想要知道孩子身高是否正常,家长可以对照《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男、女)》来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0-5岁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5.5-18岁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0-5岁男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5.5-18岁男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家长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年龄、身高,在表格中找到对应的数值,来判断自家孩子的身高状况。总的来说:数值越大,表示个子越高,数值越小,表明个子越矮。
举个例子:9个月的女宝身高70cm,处于与之间,属于正常范围。倘若身高低于66.4cm,表明个子偏矮;如果高于75.9cm,说明个子偏高。
若孩子身高处于及数值之间,说明身高都是正常的。如果低于第3百分位,说明个子偏矮;高于第97百分位,说明个子偏高。无论孩子的身高偏矮还是偏高,父母都需提高警惕。
想让娃多长高10cm,3个「身高猛长关键期」莫错过
想要孩子快速长高,家长应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