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出生的新生儿来说,把关好入口的每一口,是宝妈们最关心的。因此很多宝妈在给孩子喂奶前都会用开水烫一下奶瓶消毒,但很多人没想到,他们的这个动作是在“实力坑娃”。
做完月子后,很多妈妈都会选择回归职场,月月也是其中一员,因为她一直没什么奶水,孩子喂奶都费劲,所以家里一致决定孩子喂奶粉。既然不需要喂奶,带孩子也省心多了,月月决定回归职场,让婆婆帮自己带孩子。
婆婆一听儿媳妇的想法,也很乐意帮忙带孙子,于是宝宝的喂奶工作就交由婆婆来做了。
但是月月回归职场没多久,就因医院好多趟了,医生只说孩子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才引起的腹泻肚子疼,但问婆婆,婆婆也有用开水给孩子的奶瓶消毒,因此她也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有一次她才在手机的APP里看到文章,原来开水烫一下并无法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最多只是把奶瓶表面的脏东西冲走,奶瓶表面还是会附着着细菌。
后来月月让婆婆严格按照标准,奶瓶上锅里滚水蒸15分钟再使用,宝宝就再也没出现这种状况了。
原来理论上杀菌消毒的条件是用蒸汽在度的环境下持续消毒5~10分钟,如果用消毒柜,则温度应在度左右,消毒时间应在15~20分钟,最常见的煮沸消毒至少也要滚水煮沸2分钟才能消毒。
所以很多人外出吃饭会用开水冲洗碗筷,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现在看来真的太天真,其实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不仅温度没有达到度,而且通常大家也只是冲一下,如果碗筷表面并无残渣,那这样冲洗基本就是徒劳。
虽然很多人消毒的方式不正确,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用开水给宝宝的奶瓶消毒应该是最方便的了,给宝宝的奶嘴消毒,这些隐患必须要清楚。
开水消毒,有4点隐患
一、消毒时间不够
很多人都知道,开水是可以杀菌消毒的,但其实到达到杀菌消毒,还要注意时间。要达到消毒效果,器皿应该在℃的温度下连续消毒3~5分钟,而这还无法杀菌,杀菌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至少10分钟才有可能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因此,很多宝妈仅仅用开水烫一下奶瓶奶嘴其实是没什么效果的。
二、清洗未全面
奶嘴由于结构的特殊性,会存在很多的卫生死角,因此,仅仅用开水烫一下奶瓶,就很难清洗到这些地方,一旦这些地方长期没有得到清洗,就很容易滋生细菌,一旦这些地方没有得到清洁,那表面洗得再干净也是徒劳。
三、清洗后未晾干
很多宝妈在清洗完奶瓶后直接瓶身和奶嘴扣上,这样其实很容易滋生细菌,因为细菌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建议宝妈们最好在洗完后能搽干净水渍,或者倒扣着在太阳光下自然晾干。
四、没有及时清洗
有时候宝妈们在忙别的事很容易忘记洗奶瓶,等到要用的时候急冲冲地清洗后就给宝宝用。但其实这样有很大隐患,乳汁是很容易变质的,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清洗,瓶子里会有很多的细菌的,这时候如果匆匆清洗,杀菌消毒工作没有做到位,那宝宝喝下有细菌的乳汁后就很可能拉稀腹痛。
养育孩子的不容易,不仅体现在十几二十年的养育,更体现在每一天,每一点一滴的用心。一个小小的奶嘴的尚且能造成这种后果,将来还会有更多更隐秘的隐患埋伏在孩子身边,成为一个母亲,肩上就担负起了一个责任,不仅时刻担心,也要时刻学习,对于新手妈妈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将来更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