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则新闻:4月16日下午,一名新手妈妈训练3个月大婴儿趴着睡,通过监控看到孩子一直哭喊长达2个小时却没有上前救助,还发视频直播,最后孩子不幸身亡。现场令人十分揪心,引发网友众怒。
说的就是一个妈妈加入了某个睡眠引导付费群,让三个月大的婴儿分房睡,妈妈在外面看监控,训练宝宝的独立入睡能力。然后全程“直播”在线“汇报”宝宝“解锁”趴睡技能,任凭孩子哭闹不去看不去抱,很明显的是采取哭声免疫法,直至孩子不幸窒息身亡。
孰是孰非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这里不作评判。今天来一起探讨如何正确的科学育儿,新生儿时期的婴儿哭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去抱?
著名演员马伊琍就踩过这个“哭声免疫”的坑,她曾说过:只要是个人,总有一天都会睡整觉,自己亲生的宝贝,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你的时候拥抱他安抚他,即使夜不成寐,相比他漫长的一生不值得吗?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整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在急什么呀!
写给正在纠结或未来会为各种养育问题过于着急,或者总在跟别人的孩子比的妈妈,放松自己也放过孩子,在心里对自己说:孩子,你慢慢来!
马伊琍也曾表示:“我越来越后悔在爱马一岁时进行的哭声免疫训练,虽然两天就成功让她学会睡整觉,可一岁半时又开始反复,睡着后她总会醒一次,哭着拍手求抱抱,发现没人理之后只好再哭着睡着,而我就固执的在黑暗中盼她快睡着,麻痹自己去漠视她的无助,甚至以为她长大了不会记得这些哭泣的夜晚。这种煎熬于我于她于全家都是巨大折磨,最后听我妈的劝,把她的床紧挨我的大床,半夜醒来就伸手拍拍她,从此我们和她都睡得无比踏实。”
反观我自己,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两个孩子在婴儿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大儿子小的时候比较省心,出生后一切顺利,剖腹产住院一个礼拜后大人孩子就一起出院回家了。四个月前基本上都是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哭闹搞清楚哭闹原因,检查是否尿布湿了或者拉便便了等原因,然后及时处理再抱抱他哄哄他也就好了。四个月后睡眠比较规律就更好带了,但是还有夜奶的习惯,头胎母乳不足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半夜起来先喂母乳再泡奶粉,也是经常被娃搞得睡眠不足,无精打采。生大儿子的时候,没有跟上所谓的新潮育儿观念,也没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