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生儿的养护有哪些注意事项
TUhjnbcbe - 2025/2/18 17:22:00

新生儿期的宝宝的分类与妈妈生产时的状况和宝宝出生时、出生后的状况有关。根据分娩时的胎龄(40周),把新生儿分为足月儿、早产儿、晚产儿:足月的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早产儿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晚产儿胎龄满42周以上。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几乎没有任何的支撑力量,尤其是颈部和头部。所以当爸爸妈妈抱着胎儿的时候,手必须拖住宝宝的颈部和头部。由于新生儿的颈部和背部肌肉十分无力,无法自己抬头,所以要在他仰面躺着时候给他东西看。即使是新生儿期结束的时候,宝宝最多能都做到的,也只是趴着的时候头可以抬起大约2.5厘米的高度,而且支撑的时间也很短,仅仅是几秒钟。

1、早产儿的注意事项。早产儿出院后,爸爸妈妈不要以为宝宝就平安无事了,更精心的培育孩子后面。由于早产儿的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因此,首先注意的是不要让早产儿传染上疾病。因此除了专门照料宝宝的人以外,其他的人少接触宝宝,同时也不要在家里养宠物,因为宠物身上往往带有病菌。还有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新,也经常开窗户通风换气。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不要让风直接吹到宝宝的身上。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擦身体和换尿布时,动作要尽可能的敏捷,轻手轻脚。例如,换尿布时不能像对待健康儿那样握住两脚向上提,而是轻轻地把早产儿的臀部和整个后背向上抬起来,尿布也不能压迫身体,要准备一些窄小、柔软的尿布才好。早产儿会经常呕吐,容易放生紫青紫的现象,就是全身印血液中缺氧,皮肤和粘膜变成了青色的症状。这是早产儿的危险信号,爸爸妈妈要特别的留心,如果有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千万不要耽搁。由于早产儿机体状况很弱,因此不要让早产儿消耗体力,不要加重早产儿的心脏负担,而保暖和安静对早产儿显得更为重要。另外,早产儿旁边不能离开人,以防有紧急情况发生。

2、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当有些妈妈母乳不足的时候,需要部分或者全部用奶粉喂养新生儿时,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奶具,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奶瓶是新生儿喂奶不可缺少的用具。为了新生儿的健康,必须要在新生儿每次吃奶之后将奶瓶进行清洗和消毒,以消灭残留在奶瓶里的细菌。首先将奶瓶用水冲干净,然后分别洗一下奶嘴和瓶身,用一把小刷子把残余物刷干净。将奶嘴翻转过来,看看吸孔有没有堵塞。再用清水冲洗一遍,然后给奶瓶和奶嘴消毒。再给宝宝喂奶之前,要注意奶的温度。喂奶时要注意保持奶瓶倾斜,让奶嘴中充满奶汁,这样宝宝不会吸到空气了。喂奶时,让宝宝在大人的怀抱里稍稍倾斜。如果宝宝是平躺着,会造成吞咽困难,甚至有可能被呛到。当宝宝吃够了奶以后,妈妈要将宝宝放在肩膀上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放在吃奶过程中进入胃里的气体,防止宝宝胀气。

3、新生儿的睡姿的注意事项。以前人们让婴儿采用的传统睡姿是仰卧睡姿,这样睡出来的宝宝有的脸比较宽,后脑比较平。严重的可以影响五官。宝宝进食后胃部饱涨,平躺还容易呛咳奶水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现在推荐出生后开始侧卧位,这样的姿势宝宝的前额和枕骨都不会受挤压,并且侧卧时限制了下颌骨过度发育,可防止两腮过大。但要注意两侧交替更换,不要垫枕头,可以用两块包了棉布的海绵,一块垫在宝宝的腰部,一块垫在卧侧的前臂,固定睡姿。从出生时到3个月,坚持侧卧,待成年后,颅骨的前后径大于左右颈,前庭饱满,面部五官紧凑漂亮。

4、新生儿洗漱和洗澡的注意事项。宝宝洗澡时应该注意室温和水温,一般室温保持在26度到28度之间,水的温度在38度到40度之间。每次给新生儿洗澡时,应该安排在喂奶前1到2小时,以免引起吐奶。很多爸爸妈妈给宝宝洗完澡后,常常喜欢给宝宝的小屁股、腋下或者大腿根部等身体的部门擦拭爽身粉,以为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的皮肤。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因为宝宝代谢快,出汗多,尿也频,过多的爽身粉遇到汗水或者尿液时就会结成块状或颗粒状,当宝宝活动时,皮肤之间的摩擦,容易引起皮肤的红肿。洗澡时一定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耳朵里进水,万一不小心进了水,可以用干棉签轻轻地擦拭,但不要捅的太深。给宝宝洗脸时,千万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洗脸时,要用毛巾蘸点温水擦拭就可以了。有些出生不久的宝宝眼屎比较多,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的火气大,其实这不是宝宝的火气大,而是宝宝通过妈妈的产道时,被产道里的细菌感染造成的。如果宝宝的眼屎过多,妈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5、如何和宝宝交流。对于宝宝来说,听觉是宝宝智力发育最基础的因素。1个月之后的宝宝不仅具备了观看东西的能力,而且双耳的敏感度也比刚出生时有了一个飞跃发育。到两个月的时候很快就会对更多的事情敢兴趣,许多宝宝都会注意到居家生活中的细节,如家人的脚步声、开门声、风铃声等。这些声音可以锻炼宝宝的听觉,而且可以帮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这时候就要用一些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锻炼宝宝的听力和注意力。到3个月大的时候,玩具可以挂在让宝宝能够得着的地方。当宝宝用手碰到玩具的色彩和响声可以锻炼宝宝的眼、手、耳朵的协调能力。当宝宝睡醒时,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耳边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温柔的、反复地说与宝宝意愿有关的话。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往往会把头转向妈妈。经常听到妈妈的声音,宝宝会感到安全。接受不到母爱的信息的宝宝,常常出现反应迟钝、冷漠。所以妈妈每天多和宝宝说话,用这种方式刺激并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因为宝宝的个体差异不同,宝妈们应该按照自家宝宝的情况来合理的、科学的照顾宝宝。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的养护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