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宝吐奶只能干着急一文教你应对自如澎湃
TUhjnbcbe - 2025/3/9 17:26:0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原创张海云马蕾孕哺育收录于话题#吐奶1#仰卧1

吐奶是小月龄宝宝最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不过对于新手妈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看着孩子有事儿没事儿吐一口难免担心,好不容易费挺大劲儿吃进去的奶,一不小心就给吐出来了,奶少的妈妈真心心疼啊。

万一再吐的多点,吐的频繁点,妈妈们就更不淡定了,这吐奶到底要不要紧,需不需要干预,会不会有啥问题?一连串的小问号开始冒泡。

吐奶包括:反、溢、呕、吐

反:是胃内容物反至口咽部

溢:是反流物从口中流出

呕:有呕吐的声音、动作,有声而无物吐出。

吐:反流物从口中排出

以上情况都可称为孩子的吐奶表现,一岁之内吐奶比较常见,是宝宝发育中的自然过程,主要跟孩子的生理特点和进食特点有关。

新生儿胃腔容积小,胃又是横躺着的,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功能不完善;加上孩子早期喂养是母乳等流质食物,故而吐奶几率在1岁前较常见。通常4月龄前吐奶频率较高,最高发生率约61%,6-7月龄后开始明显下降。通常1岁末消失。

很多家长会担心孩子总吐奶是胃食管反流病。

美国儿科协会(AAP)将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称为胃食管反流,而病理性的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如何确认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宝宝吐奶情况:

在一岁以内

大部分发生在喂奶时/喂奶后

有时伴随着打嗝或者体位变化,吐出几口

在吐奶后没有什么哭闹,看上去也没什么不舒服

宝宝的日常精神状态、生长发育一切正常

通常不用特别担心,这种吐奶也可以称为“生理性吐奶“,大部分1岁以内的小宝宝都会发生,尤其在6月龄以内更加频繁一些。

如何应对生理性的吐奶?

亲喂时:

注意喂奶姿势,确保孩子深衔乳,宝宝的头高于屁股,使用哺乳枕时宝宝通常平躺着,可将头部对应的哺乳枕下方稍垫高一些。

瓶喂时:

让宝宝的上半身尽量坐起,同时采用正确的瓶喂技巧,避免宝宝吃奶过急、过多。

喂奶时机:

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可少食多餐。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吐奶只能干着急一文教你应对自如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