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经验的宝妈都知道月子里的宝宝最难带,常听老人说:“孩子出了月子就好带了”。新手宝妈带孩子没有经验,由于月子里的孩子身形较小,身体摸上去也非常柔软,别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孩子,照顾起来也是相当麻烦,新生儿出现鼻塞、吐奶、红屁股、闹觉、湿疹的情况也经常发生,这让很多新手父母头疼不已。因为经验不足,他们根本无法分辨孩子这出现这种症状到底是生理还是病理,新生儿出现这种症状,父母也无需担心,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月子里对新生儿的护理,父母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
1:为什么月子里的宝宝会出现吐奶?怎么样减少宝宝吐奶的频率?
①孩子的生理结构发育不完善,新生儿的胃容积比较小,胃一般呈水平位,幽门的肌肉比较发达,关闭比较紧,而贲门的肌肉不发达,关闭比较松,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者吞咽的空气较多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吐奶的情况。
②宝宝吐奶和喂养不当也有关系,一次性给宝宝吃得太多,或者母亲的乳汁分泌充足,如果吞咽不协调导致来不及吞咽也会引起吐奶。
③新生儿吃完奶之后出现剧烈的哭闹,咳嗽,或者孩子动得太厉害也会导致吐奶。
新手妈妈无需担心,吐奶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当中常有的事,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来减少宝宝吐奶的频率;
①宝宝吃奶的时候,如果奶水较多,宝妈可以用手适当地夹住乳晕,这种方法可以使出奶量流出缓慢。当宝宝出现吞咽太急的时候,宝妈们也要相对控制,可以让新生儿吃一会儿休息一会儿。
②注意新生儿吃奶的方式,适当的时候宝妈可以把整个乳晕放在宝宝嘴里,避免新生儿吸入较多空气。
③如果宝宝是奶粉喂养,在使用奶瓶的时候要注意让奶汁充满奶嘴儿,避免宝宝喝奶时吸入空气。
④吃完奶之后要轻轻的把宝宝竖抱起来对宝宝进行拍嗝,拍出奶嗝之后,最好让宝宝右侧卧,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吐奶的发生。
⑤在喂奶之前首先要给宝宝换上一片干净的纸尿裤,以免刚吃完奶发现宝宝尿了,拉了,再因为换尿裤动作幅度大而导致宝宝吐奶。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的吐奶情况是正常的,父母也无需过分担心,宝宝三个月以后,这种现象就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
2:怎么样预防宝宝腋下淹红?
由于新生儿活动量小,睡觉时间又比较长,身体舒展的次数较少,腋窝就很容易发红。妈妈可以在宝宝腋下涂抹护肤油,怎么样预防宝宝腋窝红呢?
①要经常给宝宝洗澡,洗完澡之后擦干身体为宝宝涂上润肤油。
②经常活动宝宝的胳膊,为宝宝做抚触按摩,让腋下空气流动,减少宝宝腋窝红的概率。
同时,宝宝要保持皮肤干爽,穿的衣服也要柔软贴身,最好选用纯棉透气性好的布料。
3:新生儿出现鼻塞怎么办?
新生儿鼻塞首先要分清楚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如果是因为感冒引起的鼻塞,就要使用生理盐水来喷鼻子,让宝宝鼻子能够顺畅通气,不然就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和睡眠。
如果是身体自然分泌出来的鼻痂,我们就可以采用比较柔和的方式来处理:
①带着宝宝去刚洗过澡的浴室待一会,潮湿的浴室可以让宝宝感觉到鼻子痒,从而用打喷嚏的方式让鼻痂快速出来。
②把乳汁滴在宝宝的鼻子里边,当宝宝感觉到不舒服就会打喷嚏,一打喷嚏就出来了。
③用热毛巾捂住宝宝的鼻部,通过软化鼻痂的方式让宝宝呼吸顺畅。
④当然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因为新生儿宝宝比较爱哭,他们在大哭过后,鼻痂就会自然脱落掉出来。
对于生理性的鼻塞,父母要使用相对柔和的方式来应对,如果宝宝出现轻微的鼻子堵,在不影响宝宝吃奶睡觉的情况下,父母无需理会。处理鼻痂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建议新手妈妈用吸鼻器来为宝宝清理鼻痂,吸鼻器如果使用不当会伤害到宝宝。
4:什么颜色的大便是正常的?
不同时期宝宝大便颜色也是不同的,在宝宝出生10~12个小时之后,拉出来的大便会呈黑绿色,这就是胎便。
新生儿出生3到4天之后,大便会呈现绿色,绿色是过渡性大便,之后会逐渐变黄。如果婴儿在出生24小时之后没有胎便排出,或者出生两三天之后依然无法正常大便,医院就诊。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一般呈现黄色或者金黄色,而大便的次数也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2~4次,如果宝宝大便的次数在7~8次,父母也不用过分担心,这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也会逐渐消失。
吃奶粉的宝宝相比吃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要少,而且大便会带着一股臭味儿。
5:新生儿满月之后体重多少算正常呢?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一个月之后,体重会增加一公斤左右。在宝宝满月之后,男宝的平均体重大概在5.1公斤,而女宝的平均体重在4.7公斤,如果出了满月,你的宝宝体重没有任何的增长,排除以下原因以后,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
①奶水不足,喂养不当
有的宝妈在坐月子期间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母乳或者母乳偏少,导致宝宝吃不饱。而配方喂养的宝宝有时候也会因为喂养过程不当造成宝宝拉肚子、腹泻、吐奶严重等情况。这也是影响宝宝体重增长的主要原因。
②宝宝身体不适
新生儿抵抗力较差,有些宝宝在出生不久就会出现生病的症状,比如感冒着凉或者肚子不舒服等等。这种情况都会导致宝宝体重不增长或者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月子里的宝宝是否好带完全取决于父母对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的多,护理起来就容易得多。在怀孕期间,父母要用心学习宝宝的护理知识,做一个得心应手的新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