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有苗不愁长”,但很多妈妈每天看着自己的孩子,似乎没啥变化;再对比别人家的孩子,总觉得自家孩子长得矮、长得慢。
不同年龄的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呢?
多数家长觉得自家娃长得慢,究其原因,一是靠主观猜测;二是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标准身高不了解。其实,每个孩子的发展趋势不同,长得快与慢都会有些许差别,只要在正常范围内皆可。
想要知道“0到18岁”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家长可以对照《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男、女)》来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0-5岁男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5.5-18岁男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0-5岁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5.5-18岁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表“0到18岁”孩子标准身高对照表,怎么看呢?
首先,在左边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龄,然后横向看孩子的身高处于哪个区间。只要身高处于及数值之间,说明身高都是正常的。
如果低于第3百分位,说明个子偏矮;高于第97百分位,说明个子偏高。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长得过慢或过快,都应当引起父母的重视。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10岁男孩子的身高是厘米,说明他处于与之间,是正常范围;倘若一个10岁男孩子的身高是厘米,小于(.7厘米),就说明长得过慢;又比如一个10岁男孩子的身高是厘米,大于(厘米),就说明长得过快。
孩子身材矮小自然不用说,倘若青春期前孩子长得过快,父母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可能,以防性早熟影响孩子成年后的最终身高。
孩子身高为何会长大过慢或过快?
①遗传
孩子的身高,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先天遗传性因素;二是是后天因素。据一些研究显示:父母双方共同决定了孩子约70%的身高。如果父母两人都过高或过矮时,孩子也可能比同龄人高或矮。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统计学得出了一些预测孩子身高的公式,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来预测孩子的身高:
男孩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女孩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又或者:男孩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08/2女孩身高(厘米)=(父身高+0.*母身高)/2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根据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因此,并不完全符合每个人。
②营养
一部分孩子生长发育迟缓,是跟营养摄入不足有关的。比如偏食、挑食等。对于0-3岁的孩子,若出现身材矮小,则多数都是因为错误的喂养或者经常生病,导致孩子偏离了正常的生长轨迹,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同时营养过剩,则会导致孩子肥胖。
③激素
一些生长过慢的孩子,很有可能是罹患某种疾病,导致身体中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而生长过快的孩子,家长也需警惕性早熟的可能。因为性激素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而孩子的骨骺若提前闭合,骨龄就会超过实际年龄,成年后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孩子身高过高或过矮时,父母不要瞎做判断,也别盲目的采取措施,以防“拔苗助长”。医院,通过专业的检查,找到孩子身高出现问题的原因。
想让孩子“高人一等”,这4件事儿要做好
虽然孩子的身高约70%受父母遗传因素影响,但仍有30%是可以通过运动、营养、睡眠、情绪等后天因素来“打拼”。
01、充足的睡眠是前提
人体生长激素的70%-80%,都是在睡眠中分泌的,夜间10点到凌晨1点及早上5点到7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同时,夜间的分泌量也是白天的3倍左右,所以过少的睡眠时间,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有的宝妈担心:我家孩子一天精力太充沛,从不睡午觉,会影响身高吗?其实,睡眠质量的保证是促进生长的第一要素,和睡不睡午觉,关系并不大。
那么,孩子每天需要睡多久?
中国睡眠研究会曾指出:0-3个月宝宝每天大概要睡14-17个小时;4-11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睡12-15个小时;1-2岁为11-14个小时;3-5岁需要10-13个小时;6-7岁睡眠时间为9-11个小时;7岁之后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8个小时;
为了提升晚间的睡眠质量,家长应督促孩子做到“3忌”:一是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且少喝水;二是睡前避免让孩子看惊险、刺激的影视剧,以防过度兴奋或产生恐惧;三是睡前不训斥孩子。
对于入睡困难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卧室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尽快入睡。
02、均衡的营养是基础
均衡的营养摄入,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不容忽视。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丰富多样、营养均衡的食物,总的说来,需坚持这几个原则:
一是饮食上做到,同时教育孩子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少吃零食、甜食、垃圾食品等。
二是注重补充钙元素,在餐桌上多为孩子做一些含钙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西蓝花等,以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
三是不要乱给孩子吃,很多中会含有促进发育的成分,或许短期内能让孩子长得更快,但同时也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这样无异于是,最终让孩子身高不如他人。
03、合理的运动是关键
合理的运动是后天长高的重要因素,有调查表明:坚持运动的人比不爱运动的人,平均高出5-7厘米。归根结底,是因为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促进骨骼的形成、发育、骨骼长度的增加;同时也能增加食欲、改善睡眠,让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5-17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至少要累计运动小时,每周不少于3次;5岁以下的宝宝,最好每天坚持到户外活动1小时。
合理的运动能锻炼孩子的骨骼和肌肉,让孩子长得更高;就像NBA篮球明星林书豪,父母身高不到cm,而他却长到了cm,这与他长期大量的运动分不开。
可以帮助孩子长高的运动有:
①伸展类运动,比如跳高、伸腰、早操、引体向上等;
②跳跃类运动,比如跳绳、蛙跳、跑步、爬山、上下楼梯等,可刺激下肢骨增长;
③全身类运动,比如各种球类、游泳、舞蹈等,有助于上下肢及脊柱的增长。
04、愉悦的心情是保证
一些研究发现,情绪或心理障碍也能影响孩子的身高。如果孩子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缺乏关爱的环境中,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水平欠佳,身高往往比同龄人矮,国外称这类矮小者为。
因此,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满满的关爱,让孩子拥有愉悦的心情,能促进孩子脑垂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从而使孩子长得更高。
总而言之,家长可通过“0-18岁”标准身高对照表,来评估孩子的身高。发现孩子长得慢时,父母可以从运动、饮食、睡眠、心情等方面来积极调整,让孩子尽可能的再长高。
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