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今天打算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经历,一是为了给有相似经历的人一些帮助,二是为了给自己整理一下思绪,理性平静地去看待那段灰暗的日子。干货不多,仅是一些拙见。
就在上半年我被确诊了重度抑郁症,但我觉得我的抑郁症可能是从很久以前就有了,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这么严重,也没有累积到一定程度爆发吧。现在的日子我过得很好,和父母朋友相处融洽,能够为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坚定地一点点努力,了解自己,接受自己,觉得世界格外美好,也有很多想做的事和想去的地方。我抑郁症的病因应该算是完美主义+家庭因素+自己的自卑负面+同时争强好胜+安全感缺失,最后在学业压力非常大,日日夜夜熬夜,感情上又有一些不顺利,与父母关系始终不好的情况下爆发了。
起初只是一入先前的定不定时颓废,放空,讨厌自己,厌恶自己,对生活毫无兴趣,到后来演化成了控制不住地流泪不断,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生活毫无意义,活得像行尸走肉。最痛苦的是我的争强好胜,我父亲从小教育我的“毅力”“向上”使我强迫自己不可以浪费时间难过,不可以颓废,不可以停下来,不可以沉沦,使得我的抑郁症进入了一个“发作”“强行振作”“再次抑郁”“再次振作的”死循环之中。。。。。最终我选择求助了专业支持(其中我父母那一关就非常曲折,一度我痛苦到了极点,但要感谢我妈和我哥选择相信我帮助我)。尽管确诊了重度抑郁症,但医生并没有让我吃药,只是让我坚持去看心理医生,告诉我到了18岁之后脑中会发生一些变化,一切都会变好的。(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还是感谢那位医生,让我免受药物的痛苦和副作用)。这一切只是刚开始,我想真正带我走出抑郁的还是要归因于我遇见了适合我的心理咨询师,和朋友家人的支持,还有自己坚持的自我拯救。这些只是途径,但走出抑郁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身上的一些问题一点点地解决。
首先是把现实问题给解决了。比如我当时有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放空啊。我的心理咨询师就让我上课时每思想不集中了就把自己的思绪都记下来,然后等空闲的时候再拿出来思考。再比如学业上的问题,老师那里也逼我逼得不是很紧,不给自己太大压力。接着是每当自己陷入抑郁的时候,要给自己留出难过的时间。可以在本子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心绪。我一般在抑郁的时候感觉全身都没劲,只想难过地趴在床上放空,有时还想哭哭不出来,只是真的什么也不想做,睡也睡不着。然后后来我按照我的心理咨询师建议的那样,给自己空出难过的时间,但要计时,仅在这段时间里让自己充分地难过。可以静静地思索一下“这是什么情绪啊?”“我为什么会难过呢?”“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我的身体具体哪个部位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也可以大哭一通,时间到了就洗把脸起床该干嘛干嘛。我明白怠惰和抑郁都是有惯性的,感觉眼泪仿佛是流不完的,但是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时间限制,长时间的沉溺有害而无益。有时候我还会去跑步,大汗淋漓一场感觉就会释怀很多。
同时还需要远离那些不健康的人或事。我还是学生,我不酗酒也不抽烟。但我熬夜,熬夜既是我注意力不集中的代价,努力的象征,活着的真实感,也是我灵魂的“自我救赎”。但它确实让我更难受了,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加抑郁了。所以我决定改掉它,远离它。后来日子果然一点点明媚了很多。如果说抑郁的日子是阴天,那么抑郁周期中也不乏有些令人振奋的晴天。那些日子里我总会感到精力充沛,快乐到了亢奋的地步,也因为长时间的抑郁,你会格外贪恋这样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会看看心理学类专业的书籍寻求一些答案和帮助,例如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少有人走的路》1,2,3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精力的保留,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也可以适当给自己加一些提升的项目和学习内容。正因为专业知识的补充和自我交流的过程,我越来越能够理解自己,也对自己没有原先那样苛刻了。我开始选择接受自己不是完美的,同时我也渐渐从无力到掌控自己的生活。这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没有任何声息的,但你要意识到自己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你也要正视自己的需求,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把所有事都揽在自己的身上,没有理由的怪罪自己。
过去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了解你自己的重要性,也不知道真正的自己究竟是怎样的,而是选择打磨,无视它。但正如我的心理咨询师所说的那样:“了解你自己是了解世界的入口。”当你了解了自己以后,你会了解人性,你会变得宽容,你会开始爱自己,你也会对外界世界有一个自己的把控。当然大部分抑郁患者包括我在内,都自以为非常了解自己:“我就是个废柴”“我就是个失败者”。但我想说失败还是成功,那都不是你自己。你需要了解的是你真正的内核,你的心理需求,你的情绪和感受,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和别人的互动模式等等等。还需要培养一些爱好,多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对世界抱有一颗好奇心。少思考“人生的意义”这类空而无解的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