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我的工作室里,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类患者,他的心理和躯体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但他还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管是让他吃药还是做心理疏导,他都觉得自己好像还没有到该治疗的程度,特别是心理疏导,很多患者都问过我,他真的需要做心理疏导吗?心理干预真的有必要吗?
大家一定要明白,所有的重度抑郁症患者都是从轻度慢慢熬过来的,你在症状刚出现的时候,不想着去治疗,去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一旦症状严重到一定程度,您再想控制就真的有点儿难了。在我们国内,由于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并不全面,一旦被确诊,可能都是在中度或是在重度上。
而在我们国内,大医院里治疗更有权威。所以,药物治疗是普遍现象,目前心理疏导还不被大家认可,除非到了迫不得已。而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很多抑郁症患者在服药很久以后,甚至是很多年以后,医生才会告诉他,“不行了,你的症状需要接受心理疏导,”如果你能听懂我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就能感觉到药物和心理疏导,哪一个对抑郁症的帮助更大。
可能在大家的意识中,抑郁症、焦虑症都会让人感到不开心、不快乐、痛苦、压抑、难受、着急、恐慌、失落、苦闷等等。但每个人的抑郁感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拿最简单的穷人与富人的抑郁来说,虽然抑郁都是来自于欲望,但穷人的抑郁感是求而不得的痛苦,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改变未来的生活,对未知的迷茫而感到绝望。而富人的抑郁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导致的空虚感。因为在生活中,他的欲望太容易被满足,一切来的都是那么简单,再也没有任何东西能激起他的兴趣,激发他的斗志,他所能感知到的就是人生的漫长。
所以,我在这里讲抑郁的感觉时,有时候会有患者给我留言说,老师你说的不对,抑郁是什么什么样的。您所说的我都认同,因为每个人的抑郁都不一样,导致大家抑郁的原因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位患者所经历的事儿也跟别人不一样,每一位患者的抑郁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人需要不同对待。抑郁症如果没有被确诊,自愈的可能是有的,而一旦被确诊,特别是已经接受治疗或治疗很久的患者,想要彻底康复,必须要接受规范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