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带来的欢乐与困扰是并存的,吐奶了、睡不踏实了、喉咙发出奇怪的声音了……本来这些现象都很正常的,但是这些问题对于新手爸妈都是陌生且担心的。
很多月嫂面对雇主的疑问很难说服他们。
如何与雇主沟通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专业度呢,家政·哈哈福的金牌月嫂们收集了10个最常见的专业知识!让您轻松面对雇主的疑问、自信对答,成功拿高薪,赢得高口碑!
1、我家宝宝为什么不论吃多吃少都会吐奶?
月嫂们要告诉雇主:
这个是因为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打嗝、溢奶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食欲、体重正常增长就不用担心,会随着宝宝发育逐渐好转。
还有要让雇主掌握正确的喂奶方式:
抬高孩子上半身30度左右,一次喂奶不要太多。建议吃奶后要竖起拍嗝。
2、我家的宝宝怎么老是突然惊醒?
月嫂们应该要这样回答:
新生宝宝常在入睡之后局部的肌肉抽动,尤其手指或脚趾头会轻轻颤动,或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强光、声音或震动时,会表现出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有时还会伴随啼哭。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觉得宝宝缺钙或者是吓到了,其实这是正常的“惊跳反射”,只要妈妈用手轻轻按住宝宝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就可以使他安静下来。这种反应在刚出生时经常出现,之后会逐渐缓和,并在4个月左右时消失。
3、我家宝宝四肢怎么老是抖动?
月嫂们可以这样回答:
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较高、受刺激易引起兴奋,再加上小宝宝神经对肌肉的支配控制不完全,因此会导致宝宝手脚抖动。
在受到温度变化、强光、震动时,就容易出现四肢抖动,有时还会伴有啼哭,持续时间短,随着月龄增长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宝妈们大可不必紧张。
4、宝宝拉绿便便是因为不消化吗
月嫂们应该要这样回答:
不是,是因为胆红素被氧化了。便便被胆红素染色后,变成黄色,在空气中遇到氧,就会被氧化成胆绿素。此外,有些配方奶里的铁含量较高,经过消化道与空气接触后就变成了暗绿色,使宝宝的便便呈绿色排出。
但是具体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一直拉绿医院检查。
5、我家的宝宝怎么喉咙里有呼噜声?
月嫂们要问清楚宝宝的状况的再回答。
如果雇主的宝宝的呼噜声是在平卧时非常明显,而侧卧的时候消失。
就可能是喉喘鸣,咱们要告诉雇主喉喘鸣又叫喉软骨发育不全。
因为宝宝在母体内的时候钙吸收不足,引起的喉部发育不成熟,咱们需要提醒雇主给宝宝及时补充维生素AD。
但是要让雇主不用太担心,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的,不需要特殊治疗,轻度的在半岁左右逐渐好转,重度的到2岁左右好转。
6、我家宝宝的鼻腔里为什么有杂音?
月嫂们这个时候要先去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宝宝鼻子有杂音可能是鼻子内有异物导致的。
如果没有异物:
可以给宝宝的鼻孔滴几滴奶,或者是用几滴水湿润宝宝的鼻孔,然后使用棉签将宝宝的异物清理出来,这样宝宝呼吸就会通畅了。
宝宝如果没有异物: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干燥,屋内太干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感冒的原因,需要给宝宝测量一下体温,如果体温正常,就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鼻子,也可以让宝宝哭一哭,这样鼻痂就会出来了,可以改善宝宝鼻子有杂音的情况。
如果宝宝鼻子有杂音,一直没有好转,医院进行检查了,宝宝自身体质是比较差的,所以一定要及早治疗才行,这样才是对宝宝身体健康负责的表现。
7、我们家宝宝呼吸快是怎么回事?
月嫂们应该要这样回答:
新生儿的呼吸运动很表浅而且没有规律,呼吸频率较快。在出生后的前2周,呼吸频率一分钟大约在40次以上,有的新生儿也可能多达80次,这些都属正常现象。
由于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发育的不完善,所以新生儿呼吸有点快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新生儿精神不好、吸吮奶水没有力气、没有食欲,则表示不正常,医院检查治疗,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治疗,不可盲目的给新生儿用药。
8、为什么我家宝宝总哼哼唧唧的?
月嫂们应该要这样回答: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妈妈孕期情绪紧张、睡眠质量差引起的,会逐渐好转。
另外,宝宝在出生15天后建议补充维生素AD。触摸宝宝的皮肤和身体,可以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宝宝身心健康发育。
9、我家宝宝有点罗圈腿为什么不让绑腿?
月嫂们要告诉雇主:
在医学上不提倡绑腿,婴幼儿腿部呈椭圆的罗圈腿是属于婴儿青蛙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而真正的O型腿一般是学走路的时候,孩子缺钙造成的,与绑腿和穿尿不湿没有关系。
10、我家宝宝吃奶挺不错的,体重怎么变轻了?
其实月嫂们最怕这样的雇主,有时候甚至是觉得我们护理不当。
月嫂要告诉雇主: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暂时性体重下降”,因为宝宝出生后会排出胎便,在加上宝宝在出生的最初几天里,睡得多吃得少,会造成体重在出生后前3~4天会减轻。减轻的量可能多达出生时体重的10%,不过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八九天后这些体重就会补回来。
宝宝脱离母体后会出现一些新生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其实许多都是正常的,然而年轻的粑粑麻麻们却往往对此异常焦虑和恐慌,抱着孩子到处求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月嫂上户,有时候最困难的不是专业护理方面的知识,而是雇主的不理解,还有我们自己本身不能够清楚明白的把专业护理知识表达给雇主,不能让雇主清楚明白的理解我们。
在此,小编希望月嫂们不仅仅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