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个月大的宝宝便血肛裂,只因新手妈妈泡
TUhjnbcbe - 2025/6/29 17:06:00

在大多数父母看来,给宝宝冲泡奶粉是件很简单的事儿,无非就是舀几勺奶粉,再倒点水,摇一摇就OK了。

真的是这样吗?

文文爸有个朋友琴琴,就是因为泡错奶粉,医院,差点酿成严重后果。

琴琴家的宝宝才个月,但由于是早产,琴琴一家一心想给宝宝吃好点、多吃点,以弥补早产带来的不足。

于是,琴琴买来矿泉水,专门给宝宝冲泡奶粉。在泡奶粉时,琴琴总担心宝宝营养不足,习惯性地多加一勺。结果宝宝一直不怎么拉粑粑,直到有次便血后,琴医院。

医生一检查,发现孩子竟然得了肛裂,便血就是肛裂引起的。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肛裂呢?医生解释道,宝宝得肛裂的原因是便秘、大便太干燥了。宝宝在用力拉便便时,擦破了肛门表皮造成的。

那么小的宝宝,听着都觉得很痛!医生在询问宝宝喂养方式时,得知琴琴用矿泉水泡奶粉,并且不按配方比例冲泡,严肃地批评到:孩子的肛裂,就是奶粉浓度过高导致的,妈妈泡错奶粉,宝宝就遭殃了。

医生的话,让我想起了一个可怜的宝宝,也是因为早产,妈妈担心营养不够,每次泡奶粉时,就习惯性地多舀两勺奶粉。半个月后,孩子就被检查出婴肠坏死,差点送命。究其原因,是所喝奶粉浓度过高。

作为新手妈妈的琴琴,内心既疑惑又后悔,本来是好心给娃泡个奶粉,竟然害了宝宝,搞不懂原因的琴琴,一个劲儿的跟文文爸吐槽、哭诉。

给娃泡奶粉,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儿,实则是一项技术活,一旦掌握不到要领,进入了误区,就可能让宝宝“遭殃背锅”了。

01、泡奶粉的大误区,宝妈别进入

文文爸当初就因“瞎”泡奶粉,医院。后来,文文爸就跟医生请教正确的冲泡方法与误区。现在,文文爸将医生分享的经验告诉大家:

①泡奶粉,多少都不行

奶粉浓度一直是很多妈妈、奶奶心中过不去的坎,认为“多舀一勺,宝宝就能多获取一勺的营养”。

事实上,配方奶都有明确的冲调比例,舀多舀少都不行。舀多了,奶粉浓度过高,宝宝喝过后,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肠道或肾脏损伤。

琴琴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奶粉冲调过浓,让本就早产的宝宝,一次性消化不了那么多蛋白质、脂肪,给肠道增添了负担,从而引发了便秘、肛裂。

而少一勺呢,奶粉浓度过低,同样的毫升的奶,宝宝喝下后,获取的营养可能就只有正常比例毫升奶的营养。久而久之,又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总之,妈妈们按照奶粉罐上的冲调比例来就行,值得注意的是,舀奶粉得用配备的专用勺子。

②用矿泉水冲泡奶粉,更营养

琴琴因为孩子是早产,各方面都想给孩子最好的,除了昂贵的奶粉,连冲泡的水,都是婴儿专用的矿泉水。没想到,就是这专用的矿泉水,害惨了宝宝。

矿泉水相比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更丰富,但婴幼儿的肠道、肾脏尚未发育完全。过量的矿物质摄入,肾脏不仅吸收不了,还易增加负担。

所以,正确的方式是,将自来水烧开后晾晾,冷却到合适的温度后,再来给宝宝冲泡奶粉。

到底多是度的水温合适呢?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是:70℃以上的水温。但有些奶粉上也会标注是40℃、50℃、60℃的水温,都是可以的。

究其原因,是为了消灭阪崎肠杆菌,一般来说,只要是经过国家检验合格的奶粉,都不应该含有这种杆菌。

因此,对于冲泡奶粉的水温,2个月以下的可以用70℃的水温;2个月以上的,可以用稍低温度的水来冲泡。

文文爸给大家一个小妙招,不管什么温度的奶,在喂宝宝之前,现在手腕上滴两滴,感受下温度是否合适,给喂进宝宝嘴里。

③单手用力摇晃奶瓶,易起泡

文文爸以前给女儿泡奶粉,总习惯单手拿着奶瓶,用力的摇晃几分钟后,就给女儿喝。结果女儿每次喝完就吐奶,儿保医生分析,是喝入过多空气所致。

奶瓶在摇晃的过程中,奶液会起很多气泡。如果立刻给宝宝喝,气泡中的空气就会进入宝宝的肠道,从而出现吐奶、胀气等现象。

正确的做法是,将奶瓶放于双手掌间,轻轻的来回滚搓奶瓶,直到奶粉充分溶解。若发现奶瓶璧或奶液中有气泡时,就需将奶瓶静置,待气泡消失后再给宝宝喝。

02、正确泡奶步骤,要掌握

首先,给奶瓶、奶嘴、吸管消毒

给奶瓶消毒,是很多新手父母易忽视的事儿!对于奶瓶消毒这件事,文文爸是这样做的:定期将奶瓶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然后将奶嘴放入沸水中烫一下。

当然,用消毒柜或者高温蒸,也是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

其次,泡奶粉应先倒水,再放奶粉

正确的泡奶方式是:先在奶瓶中倒入50℃-70℃的水;再平勺注入一定量的奶粉。

最后,左右轻晃奶瓶

奶粉倒入奶瓶后,别单手拿着奶瓶大力摇晃,以免奶液起气泡,应双手掌握住奶瓶,轻柔的左右晃动,直到奶粉溶解于水中。

当泡好奶粉后,为了不烫伤宝宝,妈妈们可以先滴几滴在手腕处,测试下奶粉的温度。

互动话题:你泡对奶粉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3个月大的宝宝便血肛裂,只因新手妈妈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