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她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TUhjnbcbe - 2025/7/21 16:31:00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带头人刘玲

刘玲主任年毕业于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专业硕士学位,年至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儿科专业博士学位。由于新生儿医学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硬件和软件基础都很薄弱,不仅缺乏危重新生儿的救治设备如呼吸机等,且很多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技术以及救治经验都很欠缺,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水平亟待提高。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刘玲主任有幸考上了中国复旦大学——加拿大新生儿协作网联合举办的“第三期高级临床新生儿专科医师培训项目”,成为全国仅招收的7名学员中的一员,并于年至年在医院新生儿科接受了加拿大专家一年的专业培训,年至年申请到加拿医院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一年的新生儿专科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经过国内外两年的专科医师高强度培训,让刘玲主任对新生儿专业从理论到临床有了质的飞跃与突破。

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后,刘玲看到我省新生儿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国外的差距,本着留学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过近十年与全省新生儿同行的努力,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学术会议、学术专题讲座、技能培训与竞赛、下基层指导和接受专科医护人员进修等,医院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有了显著进步,很多孩子的生命得以挽救,新生儿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福了千家万户。刘玲主任不仅为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培养出一支优秀的新生儿医护团队,她本人也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新生儿专家。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合影

她狠抓学科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医护人才的培养、硬件建设,加强每周的业务学习,注重学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从担任科主任至今12年,无论节假日、休假、开会或外出学术交流,刘玲主任一直都担任科室三线值班,做科室医师的坚强后盾,多年来经常是24小时以院为家,多少个夜晚刘玲主任在熟睡中被来自病房的电话吵醒,每个危重的患儿她都亲自组织和指导抢救。经过5年的拼搏奋斗,年新生儿科从40张床位发展到张床位,三个病区,年出院患儿数量从多人次增加到多人次,病人的结构从过去多为轻症和常见病向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症转变,三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应开展的各项业务,如有创和无创呼吸机、高频和常频呼吸机的应用、NO气体吸入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头颅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新生儿换血术、新生儿DIC的救治、新生儿ARDS的救治、床旁头颅超声、肺脏超声技术、床旁脑功能监测、腹膜透析、新生儿纤支镜检查及肺泡灌洗、脐动静脉置管、PICC置管、母乳喂养、家庭参与式护理、发育支持性护理、各种先天畸形患儿围手术期的管理、高危儿出院后的随访等都均已开展。在院患儿危重症超过50%,抢救成功率达99%,2/3的患儿来自全省各地州市的转诊,学科的影响力从贵阳周边三县一市辐射到全省,新生儿科的工作又忙又累,风险又比一般儿科大,当看到无数的危重患儿经过团队的努力痊愈出院,那是作为医者最欣慰的时刻。

年成功救治出院的30周的四胞胎早产儿

刘玲主任在医院领导和国内知名新生儿专家陈超教授和曹云教授的支持下,积极为我省引进香港儿童医健基金会项目,医院的新生儿学科获得了项目援助,如呼吸机、危重患儿转运设备、监护仪以及医护人才培养(科室主任、医疗护理骨干到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修学习)以及当地基层医护人员新生儿急救能力培训和贫困患儿家庭救治项目等支持,通过2年的项目建设,医院的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显著提高,现医院和地区的临床重点学科,这些单位的新生儿科都承担着各地区域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作用。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合影

据统计,目前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每年救治出院的胎龄32周以下早期早产儿近名,30周以下超早产儿多名,救治的最小胎龄早产儿为24周,出生体重克,孩子现在已经2岁多,体格和神经精神发育良好。医院新生儿学科的发展,还带动了高危产科、新生儿外科、生殖医学、儿童保健科以及儿童康复科的发展,这些学科也支撑着新生儿学科的不断进步。医院新生儿科的发展壮大,不仅解决了过去老百姓一床难求的局面,也为降低贵阳市和贵州省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我省人均期望寿命,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苗国强

编辑何雨家

二审廖秋

校检张欢

三审李中迪

1
查看完整版本: 她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