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科病诊治绝招72小儿惊厥
TUhjnbcbe - 2020/10/28 1:36:00

小儿惊厥小儿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丧失。小儿惊厥发病率是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

有哪些症状?1.惊厥: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同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或大小便失禁,像厥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如抽搐部位局限且恒定,常有定位意义。新生儿惊厥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如呼吸暂停、两眼凝视、阵发性苍白或紫绀。婴幼儿惊厥有时仅表现为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2.惊厥持续状态:指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或两次发作间歇期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由于惊厥时间过长,可引起高热、缺氧性脑损害、脑水肿及脑疝。3.高热惊厥:常见于6个月至4岁小儿,惊厥多在发热早期发生,持续时间较短,在一次发热疾病中很少连续发作多次,常在发热12小时内发生,发作后意识恢复快,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热退1周后腑电图恢复止常,预后良好。

如何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年龄、季节及各种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说明:不同年龄引起惊厥的原因不同,新生儿期以室息、颅内出血、代谢紊乱为主,婴儿期以低血糖、低血钙、单纯高热惊厥力多,学龄前期急性感染多见,原发性癫痫也开始增多。急性传染病多有季节性,冬春季节惊厥要考虑流脑,无热惊厥要考虑低钙、一氧化碳中*,夏季惊厥要考虑中*性痢疾、乙型脑炎。

如何治疗?葛根10克,连翘10克,蝉蜕10克,僵蚕10克,天花粉10克,*芩6克,地龙6克,大青叶15克,钩藤15克,甘草3克。*高热不退,加石膏30克,栀于6克,淡竹叶10克,金银花20克。*兼表证,加桂枝6克,白芍10克,防风10克。*风重,加全蝎5克,天麻6克,石决明10克,白附子4克。*痰甚,加胆南星6克,鲜竹沥6克,半夏6克,天竺*6克,川贝母10克。*食滞,加山楂10克,麦芽10克,谷芽10克,神曲10克,香附12克。*遇惊恐,加琥珀6克,龙齿10克,茯神10克。*大便不通,加大*10克,枳壳10克。*呕吐,加竹茹12克,生姜6克。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1.山栀子、桃仁各等份,栀子为末,桃仁捣成泥,以面粉,鸡蛋清适量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穴。用于小儿高热惊厥。2.麝香0.3克,活地龙3-0条,白糖10克,取E白项活地龙洗净,与白糖一起捣烂,加面粉做成小饼,麝香置于神阙穴,再将药饼盖于脐上,外用绷带固定,直至热退、惊厥停止后保留数小时取下。用于小儿高热惊厥。3.生半夏3克,皂角刺1.5克,为末,取少许吹入鼻中,嚏后可醒。

特别提示1.惊厥发作时将病儿放在侧卧位以避免口腔分泌物的吸入。2.积极寻找原发感染,确定发热的原因,退热和抗感染同时进行。3.抽搐痰多患儿,应吸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4.患儿抽搐时,不要强制用力,扭伤筋骨。5.在高热惊厥2周后必须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异常不能恢复,可长期小剂量服用镇静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病诊治绝招72小儿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