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了解了敏感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婴幼儿的六大敏感期,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0-3岁孩子的各个敏感期,以及我们要如何利用孩子具有敏感期这个生命助力的优势,来帮助这个阶段孩子的潜能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为以后更有效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口语的获得
(语言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是历时最长的敏感期之一,它分为两个阶段:口语的获得阶段;与书写、阅读和数学相关的阶段。因为人类除了使用口语,还会运用各种符号来交流,而文字就是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数学作为语言的另一种符号,也是一门全人类通用的语言。当孩子了解了如何用口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后,就会开始对语言的其它符号,以及不同的交流方式感兴趣。
0-3岁的孩子处于第一个阶段——口语获取的敏感期,它从胎儿7个月大左右就开始了,一直到孩子2岁半左右。之后孩子的语言发展还会继续在环境的帮助下不断地完善和精致化。
我们在上一篇谈到,敏感期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带有特定目的,语言敏感期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获得发展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取决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发展与理解能力相关的智力;发展归属感。
外显表现
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能观察到他们对学习如何说话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时他们对环境中的声音非常敏感,会仔细观察周围成人说话时的口型,试图了解这美妙的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到8个月大时,婴儿就会开始重复练习在环境中经常听到的声音,并开始留意大人词汇的使用;一岁左右的孩子会说出第一个有目的、有意义的词,之后孩子的词汇量就会不断增加;在两岁左右会出现语言的爆发期,这是我们能够很明显地在孩子身上看到他们对语言使用的强烈兴趣的时期,接下来,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孩子就能轻松学会使用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副词、介词和代词,并会使用简单的完整句来沟通,从而拥有了人类最基本的语言。(多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会相对晚一些。)
内在变化
婴儿在胎儿期其实就已经开始吸收环境中语言的基本模式(说话时的语音语调及节奏)→出生后,耳朵渐渐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嘴唇、喉咙、舌头等发声器官也在暗自做准备→10个月大左右开始理解成人说的话;大脑语言区域的髓鞘化进程正在隐秘进行。
如何利用这一时期,助力孩子的成长?
1.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在前语言期就要对孩子进行不断的语言输入并建立正常的对话模式,告诉孩子他看到的东西叫什么,对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也要同步向孩子描述,如:“我正在洗你的胳膊”,“我要帮你穿上裤子了,把你的脚伸给我好吗?”就算孩子此刻还无法用语言去回应,也需要停顿一下给孩子机会用他们能够表达的方式来做出反应,因为语言也可以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尊重的关系。
2.示范准确的语言。不需要对孩子说“儿语”。如:跟孩子说“吃饭”,而不是“吃饭饭”;当孩子看到狗的时候,告诉孩子那是“狗”,而不是“狗狗”。孩子说出的语言完美程度取决于环境中语言的精确度。
3.保持命名的一致性。不要今天告诉孩子这是“玻璃杯”,明天又跟孩子说这是“杯子”,而且和孩子相处的所有人对同一件物品的命名也要尽量保持一致。
4.不要给孩子使用安抚奶嘴。经常含着安抚奶嘴会限制孩子想要开口说话的欲望。
阅读更多与0-3岁语言敏感期相关的文章
儿童敏感期之早期语言发展
二
自主动作的获得
(动作敏感期)
一个刚出生的新生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动性动作,所做出的都是帮助其生存的反射动作,出生后孩子就开始进入动作敏感期的第一个阶段——自主动作的获得,一直到孩子两岁半左右。这个阶段孩子所习得的动作将会遵循一个固定的顺序。
目的:发展出有控制的行为;发展智力。
外显表现
婴儿期孩子将逐渐获得翻身→坐→爬→站立这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动作;有自主行动能力后会表现出好动,喜欢乱摸;在不同的阶段会做出某些重复性的动作行为,如反复地搬运重物,走楼梯,将物品从容器中拿出来又放进去等等。
内在变化
一岁前,与身体各个部位相关的髓鞘化进程一直在有规律地进行,直到孩子获得独立行走能力后完成;婴幼儿所做出的动作也与正在进行的智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如何利用这一时期,助力孩子的成长?
1.营造一个让孩子可以自由移动的安全空间。当孩子会到处爬和走时,就要将环境中会给孩子带来危险的家具和物品移除或是增添防护功能,如为尖锐的桌角套上防撞角,将容易翻倒的柜子固定在墙面。
2.谨慎挑选衣物和市售婴幼儿用品。给孩子穿包裹得很紧的衣物、连体裤,让孩子使用学步车,或是整天呆在游戏围栏里……都会成为孩子动作发展的阻碍。
3.给孩子机会,满足他重复练习某个动作技能的需要。如观察到孩子在某个时期特别喜欢将容器的盖子打开又关上,就可以搜集一些不同类型的瓶瓶罐罐或盒子,让孩子练习这个动作。
4.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并以他能做到的方式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例如,当婴儿可以独立坐的时候,就可以让他坐在餐椅上用小毛巾练习擦面前的桌子;或是给学步儿准备一个小型拖把,当地板上洒到水时,邀请他来拖地。婴幼儿最喜欢通过模仿大人做事来练习有目的的动作,我们要不断给他们机会去练习,而不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