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妈妈
我家宝宝39.8℃时喂了美林,现在过了1个半小时了,复测体温还有39.5℃,我该怎么办?慌,在线等!
李奶奶
我家孙子也是!今日体温一直维持在38.0℃~38.4℃之间,又不敢喂退热药,愁得头都大了!
这两个问题是平时在发热门诊中家长问得最多的。当碰到不能短时间内再次服用退热药或体温未达到用退热药指征时,要如何照顾孩子呢?
今天,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柯旭就和大家细聊一下常用的非药物退热方法。
柯旭
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介绍:目前已从事新生儿、儿科临床与研究十余年,熟悉儿科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对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医学杂志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发热、急慢性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一、多饮温开水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经历,宝宝发烧,食欲下降,水也饮得很少,喂了退热药(尽管交替使用了美林与泰诺林),但体温还是居高不下,家长为此十分苦恼,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热量不可能单独从皮肤散发出来,而一定要有一个载体将热能从体内带出,这个“主角”就是水分——补充液体,这是最基本、最实用、也是很有效的降温方法,是非药物退热之王道。
发热时会造成宝宝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或不显失水增多,宝宝的发热过程中丢失得最多的就是水分,所以宝宝发热期间,一定一定要给宝宝补足水分,不然退热药就不能充分发挥退热作用。
当然,如果宝宝觉得“口淡”,不愿意喝白开水,也可以饮用口服补液盐(ORS液)或者临时鲜榨的果汁,但不建议饮用市售的罐装果汁或糖分过高的汽水、碳酸饮料。
有一点需强调的是:补充的水分液体要温的,不能给宝宝喝冷水,因为宝宝发热时经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痛、呕吐等),喝冷水会加重这些症状。
另一方面,喂服退热药后可能会导致宝宝大量出汗,在未补够充足水分的情况下,有导致宝宝脱水的风险。所以宝宝发烧时,家长须想尽一切办法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是少量多次地喝(一下子喝得太多可能会引起呕吐)。
二、温水擦拭
温水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温湿的毛巾给宝宝擦身体,尤其是大血管走行的位置,如:颈部、腋下、肘窝、腘窝、腹股沟等部位,擦至皮肤发红为止。
三、温水洗澡
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给宝宝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温水擦拭及温水洗澡的降温原理都是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让宝宝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
四、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之所以能发挥降温作用,主要是利用物理原理将热量集中到所含的高分子胶状物中,再通过水分汽化带走热量,加上退热帖中所含的冰片、桉叶油、薄荷等所以有一定清凉降温作用。退热贴很流行,但说实在话,作用有限,退烧贴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如果宝宝是高烧的话,应首选口服退热药(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五、低室温法
主要在夏天使用,将宝宝放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可采用开空调来降低室温),把宝宝衣服敞开,让皮肤和外界空气接触,使其体温缓慢下降。注意:如果宝宝发烧时有畏寒、打寒颤等现象就不可以用低室温法。
六、小儿推拿
当碰到不能短时间内再次服用退热药或体温未达到用退热药指征时,利用小儿推拿来退热也是宝妈们不错的选择(环保、安全,且不用花钱)!
小儿推拿退烧方法很多,这里重点介绍两个易学、易操作、且安全的两种手法:
1、开天门
①定位: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直线。
②功效:疏风清热解表。
③操作:术者(操作人)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30~50次。
2、清天河水
①定位:在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②功效: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小儿推拿学》介绍“本法性微寒,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治一切热证”)。
③操作:术者(操作人)一手抓住宝宝手部,另一手中指、食指并起,从手腕横纹推向手肘横纹,推~次,注意用力及速度要快,对宝宝发烧有很好的疗效。
1、酒精擦浴:
采取酒精擦浴不可取,任何浓度的酒精都不行!因为小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通透性较强,发烧时全身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对涂在皮肤表面的酒精有较高的吸收力,致使酒精经皮肤大量吸收入血,容易引起精神兴奋、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酒精中*症状(俗称“醉酒”),若不及时救治,个别患儿会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另一方面,酒精挥发得很快,使得体表迅速降温,宝宝可能全身颤抖,而引起体温的再次升高。
近年出版的儿科教材、诊疗规范、指南等都不主张用酒精擦浴进行退热处理。
2、捂汗
宝宝发烧时,有些父母或爷爷奶奶会把他们裹得严严实实,再盖几层厚厚的被子,希望能尽快把汗给“逼”出来,其实这种做法对于儿童而言是错误的。
这样做宝宝的体温不但不能降下来,反而因为不能散热,造成体温升高;况且,小婴儿大量出汗,还会导致严重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个别还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等。因此尤其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更要当心这一点,家长千万不能在宝宝发热时捂汗!
可以这么说,宝宝每一次发热都是有原因的。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只是身体对抗疾病时的一种表现,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积极行为。因此,找出发热的病因,也就是找到真正的“敌人”,并打败它们,这样发热才能真正被“遏止”,才能真正的降温。
宝宝发烧了,不能麻痹大意,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宝宝体温>39℃(3个月以下小婴儿>38℃),特别是有头痛、呼吸急促、精神萎靡、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还是建议家长马医院进一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