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是深冬了,寒冷的天气里,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给自己的宝宝做好御寒呢?
今天super妈妈要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寒冷的冬季,有哪些疾病最爱侵扰宝宝,以及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冬季流行的常见病之一。
俗称“伤风”,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通常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冬天宝宝多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
首先冬季普遍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这致使小儿呼吸道粘膜分泌功能降低,通气换气功能受到影响,呼吸器官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空气中的病原体和细菌易于进入呼吸道内,从而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
其次,大气污染*物和病原体在呼吸道感染的共同作用,更加重了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而冬季寒冷,宝宝以室内活动为主,若室内通风换气不良,也会增加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机会。
腹泻
腹泻也是宝宝冬季常见的疾病,困扰着许多家长们。
冬季腹泻一般是因为感染轮状病*而引起的,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轮状病*在气温下降时期滋生很快,小儿抵抗力弱,免疫系统不能很快适应天气突变,因而容易受到病*侵害。
感染轮状病*后,多数小儿常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很多患儿可出现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先有呕吐,接着大便次数增多,如“蛋花汤”样,有时带有少量黏液,如果做轮状病*快速检查多数为阳性。整个病程3—8天,由于呕吐、腹泻、吃母奶或一般的配方奶可能会症状更加严重。
冻疮
冻疮发生于寒冷的时候,它是冬天常常在户外玩耍,或到户外没有注意做防寒防护的宝宝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时,就会使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因此减少,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受到损伤,尤其是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如脚趾。
宝宝冻疮主要发生于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不良的部位: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脚边缘、脚背、耳轮、耳垂、面颊。被冻伤的部位一开始充血发红,形成暗红色的斑,并伴有肿胀、疼痛、发痒,尤其是一遇到热时,又痒又胀十分不舒服。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变,暗红色的斑逐渐变成暗紫色,肿胀更为明显,严重者出现水泡。水泡可能会破溃,形成溃疡面,这时,疼痛加重。通常,冻疮会愈合得很慢,一直等到天气暖和时才能好转。
冬中暑
冬季婴儿闷热综合征,俗称冬中暑。
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少父母唯恐宝宝着凉感冒,白天便给裹上大衣、毛毯,晚上睡觉热水袋、电热毯全都用上。房间关门闭窗,室内空气不流通,如同给宝宝打造了一个“人造夏季”。宝宝体温不断上升,等父母发现时,宝宝已经处于高热之中了。
它多发生于2~10个月大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重则可以发生昏迷、休克。患病宝宝一般会先出现过高热,体温一般在40℃以上,伴有大汗淋漓,衣服和被子湿透,有脱水表现,很快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或呼吸暂时停止,口唇、指甲青紫,精神极差,哭声低弱,反应迟钝,抽搐,严重者出现昏迷、呼吸衰竭。
宝宝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而持久的高热会损害婴儿的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而对于这些冬季易发疾病,super妈妈有一些预防办法要告诉大家: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很多家长会觉得冷,紧闭门窗。但是这样密闭的环境,很容易使幼儿感染生病。室内温湿度也要适宜,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为宜。
2、每天都尽量补充必要的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营养物质。如瘦肉,禽蛋类,面条,粥类。新鲜蔬菜及水果。同时要多喝水!多喝水!夏季天热宝宝可能会不自觉想要喝水,但冬天往往家长们容易忽略。
3、加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加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所以即使是在冬天,最好也能有规律的进行户外的体育锻炼哦,当然啦锻炼时间不易过久,也要注意保暖。
4、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的同时也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千万不能为了怕宝宝冷而疯狂添衣、盖被子。
下面是super妈妈关于宝宝疾病预防的冷知识~
冷知识一
舌头是宝宝生病的警报器
舌头在一定程度上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
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舌体是柔软的,颜色是淡红色的,润泽的,舌苔是表面有一层干湿适中的薄白舌苔。(但新生儿舌红无苔和哺乳婴儿的乳白苔,均属正常舌象。)
如果苔白厚腻,舌体肥大,舌头边缘有齿痕,多见于食积或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宝宝,可表现有咳嗽痰多色白,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大便不利等。
如果舌质发红,舌苔*白略厚。这种情况说明是宝宝内热较重,常伴有大便干燥,口中有较重的气味。
而若是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这种情况说明多为寒症,常见于“感冒”早期。
冷知识二
益生菌可提高宝宝免疫力
新生婴儿胃肠道系统还不完善,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多,消化负担重。同时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因此很易发生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等消化道疾病,同时还易诱发小儿湿疹等过敏现象。
因此提高婴幼儿的肠道健康很重要,肠道内的菌群状态直接决定肠道健康,婴儿在妈妈体内时,肠道处于无菌状态,出生后才开始构建“肠”生态,为让宝宝少生病,可考虑出生后请专业育儿嫂帮助宝宝度过新生阶段。
好啦,真心祝愿每个宝宝和妈妈都能平稳健康地度过这个冬季,新的一年更加健康,更加快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