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学中心宣传科丨文
陈颖丨编
李晶丨审
提升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为孩子“第一声啼哭”保驾护航
——长沙市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推广培训班顺利召开
产妇生产时,婴儿洪亮的啼哭声是对母亲及焦急等候的家人最大的安慰,因为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不光是最美妙的声音,也是代表新生儿开始自主呼吸的最重要生命指征之一。时至今日,虽然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仍有5%-6%新生儿死于出生窒息。新生儿窒息是威胁新生儿生存及远期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疾病,如何在窒息的第一时间抓住*金几分钟,及时、规范、准确地进行复苏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和远期预后的关键,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危,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和谐,在儿童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怀揣呵护新生命初衷
五百余人齐聚一堂
为进一步促进医护人员熟练评估并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技术水平,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月20日8:30,由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承办的“年长沙市新生儿复苏技术推广培训班”在医院举行。长沙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刘激扬,院*委副书记、副院长昝家宁与来自湖南省及周边各地区(江西萍乡、井冈山等地)基层医疗卫生医务骨干人员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
理论授课
大咖云集、干货满满
此次新生儿复苏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及“新生儿复苏操作”两个部分。理论授课环节,湘雅名医、博导、国家级新生儿复苏培训师资岳少杰教授首先为大家分享了《年版新生儿复苏标准课件》,从新生儿“复苏前的准备”、“初步复苏”、“正压通气”、“气管插管和喉罩气道”、“胸外按压”、“药物”、“复苏后的处理”等到近年来国内外新生儿复苏的新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干货”满满。医院儿科主任、湖南省重点课程—儿科学小儿心血管专业学科带头人杨作成教授重点带大家攻克《新生儿心律失常》相关难题。医院(MountSinaiHospital)新生儿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林锦教授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胎粪吸入综合症的诊治》。最后,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医学会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王曼知教授理论结合临床,为大家讲授了《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及治疗》。四位专家图文并茂的讲授,并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为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知识提升,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岳少杰教授
杨作成教授
林锦教授
王曼知教授
院*委副书记、副院长昝家宁为林锦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证书,林教授的参与及指导将极大促进我院围产医学各项工作的发展,意义深远。
技能培训
手把手、一对一教授
操作演练现场宛若一场大型的明星见面会。五百多名与会学员不光眼观,还纷纷拿出手机,将新生儿复苏省级专家湘雅团队——王铭杰、曹传顶、李文、聂聪带来的专业娴熟的新生儿复苏操作演练全程拍摄下来,用于反复学习和分享。演练过后,学员被分成四组,通过新生儿复苏模型进行新生儿复苏前准备、正压通气、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药物等实践操作示范。专家们手把手、一对一指导操作演练,最后由各组培训老师进行考核、点评、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同步结合,实现让分娩现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规范的新生儿复苏技能,最后达到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降低脑损伤发生率的目标!
前沿理论、专业操作
学员们满载而归
收获颇丰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不仅学到了最新、最前沿的新生儿复苏理论,也切实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特别是脐静脉置管、T组合器的使用,培训不光开阔了学员们的眼界,更解决了临床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新生儿急救工作在儿童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它反映了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标志着医疗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的高低,标志着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此次培训班的顺利召开,能有效提高湖南省及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意义深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