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以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我院看病,咨询一些像小儿疝气、包皮过长、多指畸形、眼睑板腺囊肿、腺样体肥大等问题。
有些孩子已经有手术指征,而暑假正是儿童择期手术的良好时期。然而一些家长道听途说麻醉会让孩子变笨,从而对麻醉心存顾虑,迟迟下不了决心,使得孩子的病情拖延加重。诚然,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中宝,都希望他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面对手术,作为家长的我们也百感交集,当孩子需要接受麻醉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就开始忧虑。麻醉是怎么麻的?孩子不配合打针怎么办?麻醉有没有风险,有没有意外?全麻对孩子有没有影响,会不会变笨?……我们不仅要应对这些紧张害怕的小患者,更要面对比患儿们更焦虑担心的父母。我院在小儿麻醉方面有一些“妙招”,在此由手术麻醉科主任覃明辉副主任医师来打开小儿麻醉这扇的“神秘大门”。
01
为什么要麻醉
因为孩子对手术的恐惧和陌生环境的不安是大人无法想象的,大多数孩子不能在清醒状态下配合操作,为了保护孩子尚未发育完善的心理,免受不良精神刺激,所以孩子需要麻醉后手术。
孩子哭闹得厉害怎么办?我们有办法:“陪伴”:通常我们允许一名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进入手术室,并提供一些易于清洁和消*的小玩具,让孩子放松少哭闹。并且,即将苏醒的时候同样有家长在身边,让孩子睁开眼睛就看到家长或者听到家长的声音,获得安全感和亲情安慰。02
如何实施麻醉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孩子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使用全身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呼吸道吸入、肌肉注射等进入体内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暂时让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对手术操作“既不懂也不痛”,手术结束后很快醒来,像睡了一觉。
孩子抗拒打针怎么办?
我们有办法:“催眠”:使用挥发性的麻醉气体七氟烷通过面罩紧贴口鼻部吸入,孩子1分钟后即可入睡,入睡后再打针开放静脉。
听说全麻要气管插管?
我们有办法:“喉罩”:孩子“睡着”后气道难以保持通畅,麻醉医生一般会在孩子的嘴巴里放一根导管通过声门到气管内帮助孩子呼吸,保证足够的通气。但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放置喉罩到口腔底部,不经过声门,喉罩对口咽的刺激非常小,舒适度更好。
03
麻醉不就是打一针?
麻醉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打一针,让孩子睡着那么简单那么没技术含量的工作。要在舒适、无知觉的"睡眠"状态下进行手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手术开始前我们会通过药物调节,让宝贝们处于“无痛的深睡状态”,同时保证手术过程中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平稳,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寸步不离在孩子的身边严密监测,手术结束时,再让孩子从“沉睡状态”中平稳醒来。04
麻醉有没有风险?
孩子的器官发育还不完善,代偿功能较成人差,所以小儿麻醉确实要比成人麻醉的风险性要高一些。但我们麻醉医生专业,我们会根据具体情况掌握好药物剂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而且我们有办法:“好药”:使用代谢很快的瑞芬太尼和吸入麻醉气体来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停药后这两种麻醉药物代谢很快,麻醉的可控性较高。有专业麻醉医生的“保驾护航”,小儿全身麻醉还是很安全的。
刚出生1天的新生儿麻醉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必须配合和执行围术期注意事项,如实告知孩子手术前既往病史、近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严格禁食禁饮等,以提高孩子麻醉的安全系数。
05
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吗?
不会,对于麻醉对儿童学习、智力发育是否有影响,国外权威大样本医学研究结论,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全麻会对儿童智力造成影响。
因为麻醉只是短暂地阻隔了神经传导作用,在一定时间内会排出体外,这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所以家长朋友们不必太过担心。同时你们也要好好的配合医生的指导和安排。
父母的世界很小,只装满了孩子。孩子的一丝一毫牵动着父母的心。如果您的孩子经历全麻手术,请一定充分地信任医护人员,相信他们会和您一样关爱孩子,并且周全地为孩子的生命安全一路护航。也请充分地信任孩子,相信您的孩子比您想象中勇敢强大很多。
麻醉好比梦一场,卸下包袱不紧张,让我们一起守护好孩子们的美梦。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