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刚出生的宝宝都要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Newbornscreening,NBS),采集新生儿的血标本是筛查的第一步。下面请看一段发生在新生儿采血室的对话:
护士A
护士长,您帮我看一下,这张血卡怎么回事?正面血斑是正常的,可是反面,边缘怎么没有完全渗透?重新换了一张血卡,结果还是一样。
护士B
是的,我之前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反面还会出现雪花状的白色毛毛。
护士C
对,我也遇到过,有时同一个血斑颜色会不一样,中间的一圈颜色较深,像凝固了一样。
恩,这些问题我们整理下,向筛查中心反馈一下,尽快明确下原因。
护士长
于是新筛中心就收到了采血点反馈的像下图一样的问题血斑:
您是否也看到过类似的问题血斑呢?我们一起带着疑问看看新筛中心张老师和技术员刘工的对话:
张老师
刘工,你看到我给你发的血卡图片了吗?近期咱们这边有采血点反馈采血质量不行,很多都是反面渗透不良,出现类似雪花状的血斑,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张老师,您先别着急,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像上图的血斑一定不能用于筛查,需要重采。这种情况我们其他客户也遇到过,后来经过排查,最终确定了原因。
刘工
张老师
那你赶快跟我说说是怎么排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以后应该如何避免?
好的,张老师,我首先给您介绍下咱们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卡。
刘工
01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卡
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保证需要从筛查的各个环节,包括筛查的组织管理、新生儿血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实验质量控制、疾病诊治等方面进行严格控制。采集新生儿的血标本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与筛查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
由于采集、运输和储存的简便性,干血斑样本成为许多临床应用的经济首选。然而,劣质滤纸和收集不当的干血斑样本可能会显著改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性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真阳性样本可能会延迟诊断和开始治疗的时间;而假阳性过高会给新生儿带来创伤,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此外,假阴性会导致漏筛,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由于国内外市场上存在许多未经评估的滤纸,因此在选择用于样品收集的滤纸时应谨慎。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血片采集和递送及保存专家共识(版)》(后称《专家共识》)中规定用于NBS的滤纸应为国际通用滤纸型号SS,该滤纸可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标准规范得到准确和可再生的血液样本。
SS号滤纸在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1.稳定性保证:Whatman公司拥有标准的操作程序,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来保证产品组分、厚度、吸收速率及均一性的稳定。
2.生产过程保证:SS号滤纸由%纯棉绒制成,无任何湿强添加剂,完全符合美国FDA质量体系的相关规定。
3.后加工保证:SS号滤纸的加工过程是根据NCSL标准严格控制的,不正确的加工会导致滤纸受到挤压,影响渗透性能。因此加工完成的收集卡需要对血液吸收时间、血斑大小等指标进行随机抽查,并可提供分析报告。
SS号滤纸的性能指标·
SS号滤纸上印有3个或4个内径为13mm(1/2英寸)的采集圈,填满采集圈大约需要75ul血液。吸收μl压积为55%的血液平均时间为12s(5~30s),形成的血斑直径平均为16mm(15~17mm),血液自然渗透,无渗血环,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SS号滤纸优势·
1.SS滤纸是《专家共识》规定新生儿疾病筛查使用的滤纸,质量合规;
2.SS滤纸在保质期内性能稳定,对指标检测结果影响小;
3.SS滤纸为中性,对血斑中指标长期保存的稳定性影响极小。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相信您已经认可了SS滤纸质量合规,接下来我们会协助您一起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在这之前,我还是想和您一起看下标准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采集步骤。
刘工
张老师
嗯,你们的产品质量我们一直都是放心的,我会将采血卡的介绍传达给采血点的。
02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采集步骤
我相信这个步骤每一位新筛工作者都非常熟悉,但是新筛工作毕竟繁杂,护士采血时可能不能完全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采血,那如果没有,会造成什么后果呢?让我们一起从《专家共识》以及技术员的现场观察中找到答案。
刘工
03不规范的采血手法与影响
采血前未洗澡、热敷或者按摩足部——若新生儿末梢循环不好,会导致出血慢,影响血液渗透。《专家共识》中提到,若采用合适的采血针,且采血前热敷(低于42℃)采血部位3-5min,将会增加7倍血流。
孩子体位不对——《专家共识》指出,新生儿的体位应头部高足部低,足部低于心脏的水平可增加静脉的压力,增加出血量。
足部酒精消*后未用干棉球擦干——在酒精没有完全挥发的情况下采血可能导致出现溶血环(图1)。
没有拭去第一滴血——第一滴血中混有的酒精或组织液等物质会影响筛查结果。
过量喂奶或挤压穿刺部位——可能会导致标本溶血(图1)或使标本中混有组织液,并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滤纸贴到皮肤采血——会导致滤纸反面渗透不均,由于滤纸贴到皮肤,会将血挤向周围,接触皮肤部位的滤纸血量少,由于滤纸有一定厚度,所以导致滤纸反面渗透不均且血斑不规则(图2);此外,可能导致采血部位感染。
重复采血——在血斑上再滴血,由于血样分层效应会在滤纸反面出现一圈或一层白色棉纤维,若两滴血间隔太久还会导致出现凝血环(图3-4),此外,会导致不均匀的分析物浓度并使样本失效。
重复采血且滤纸贴到皮肤——滤纸反面出现白色棉纤维且血斑边缘毛糙,反面血斑小于正面,说明边缘没有完全渗透(图5)。
滤纸接触血滴时间太短——因为滤纸有一定厚度,若滤纸接触血滴时间太短会导致滤纸反面渗透不良(图6),正确的做法是滤纸接触血滴至少5s,等滤纸正反面渗透一致,再将滤纸移开。
张老师
咦?你说的这几种情况好像似曾相识,不就是开篇提到的问题血卡图片吗?终于找到原因了,我要赶紧翻出我们之前退回的不合格血卡,说不定就是其中的某几种类型。
是的,一般采血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可以从这些方面找到原因。采血工作繁忙,且新生儿自身生理状态不一,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所以需要采血工作者更加认真的对待。此外,还有几点我想也有必要向您介绍,根据RoannaS和George等的研究:血斑的压缩会显著降低所有测定的分析物浓度(降低14%-44%)(P0.),所以采血卡不要大量堆积在一起;对所有测定分析物来说,较小的血斑会产生明显较低的浓度(10ul血滴出来的样本测定浓度比50ul血滴出来的样本测定浓度低15%-24%(P0.),所以血斑不能太小,直径要大于8mm;在血斑周围打孔会比在中心打孔的测定结果高,但这对大多数分析物来说没有统计学意义;血量不足和重复滴血会使血斑具有较大的异质性,造成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分析结果,应尽量避免。
刘工
张老师
好的,谢谢你,我会将你们的排查结果及时反馈给主任以及下面采血点,今年10月份准备开展全市新筛工作会议,我们会在会议上再次强调采血规范。
总结
总之,新生儿采血是整个筛查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首先应选择合格的采血滤纸(SS号),合格的采血滤纸是采血成功的基础;其次,规范的采血操作是获得合格血斑的关键,应由经专业培训的采血人员进行采血,并跟踪干燥、运输等后续环节。正确遵守每一步骤的操作和时间要求。因为每一个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都有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筛查的疾病大多危及生命,早期干预能够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向新筛中心及时送交合格的样本,能够保证样本尽快完成检测。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出有疾病风险的婴幼儿,能够得到最快的评估、诊断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注:
1.杭州宝荣科技有限公司(后称“宝荣”)采用美国进口的Whatman号滤纸,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样本收集卡,目前国内大部分新筛中心都使用宝荣公司提供的样本收集卡。
2.高度的均一性对于标准品、QC材料和未知的DBS样品是必要的。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新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解决方案最完善,中国本土化最深的是珀金埃尔默(PerkinElmer,PE),其新筛试剂盒标准品和质控品、宝荣第三方质控品、CDC质控品等所用滤纸型号均为SS,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误差,更好的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1]曲一平,俞锡林,陈汉云.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滤纸血斑采集及质量控制.浙江江预防医学,.12(12.):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卫妇社发〔〕96号.〔S〕.‐11‐1.
[3]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室间质量评价委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滤纸血片采集和递送及保存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0(42):10.
[4]DonaldH.Chace1,WilliamH.Hannon.FilterPaperasaBloodSampleCollectionDeviceforNewbornScreening.ClinicalChemistry62:3,–().
[5]RoannaS.George1,StuartJ.Moat.EffectofDriedBloodSpotQualityonNewbornScreeningAnalyteConcentrationsand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