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血莫忽视
7岁的甜甜自入冬以来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便血,起初父母认为甜甜是上火导致也没在意。近日,甜甜症状加重,伴有腹痛,大便呈暗红色,家人遂将医院肛肠外科。
接诊医生王永明为甜甜进行了详细检查后发现,其距肛门10,20,px结肠各见一枚约1.5*1CM息肉。这正是病灶所在,遂行在肠镜下行电凝切除术治疗。手术经半小时后完成。术后便血消失,3天后康复出院。
据了解,自元旦过后,肛肠外科相继收到4例小儿便血的患者,平均年龄在8岁。幼年性息肉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为错构瘤,由于部分腺体扩张形成囊状,内有大量粘液潴留,故又称潴留性息肉。息肉受粪便刺激,损伤,导致经常发炎及出血,这就是大便带血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可导致贫血。部分幼年性息肉有遗传倾向,并有癌变可能。应引起家长重视,患儿便血莫大意。
如长期出现小儿便血,医院做肛肠镜的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建议: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如厕时不要读报、看手机等。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烧烤、油炸食品。避免大便干结,可缓解小儿便血症状。(杨星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