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莫怕新生儿正常的ldquo异常现象
TUhjnbcbe - 2021/1/26 6:50:00
治疗白癜风的最新方法         http://www.hldxc.com/

经常在家庭医生群里,家长们经常问到的有关于新生儿的“异常现象”,我们来总结一下,哪些是属于正常的。

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一周后体重减轻,是因为宝宝在妈妈体内一直泡在羊水里(%湿度),再加上宝宝进食还没上轨道,每天排出的大小便、呼吸及皮肤排出肉眼看不见的水分等,使体内水分丢失,造成体重在出生一周内减轻。减轻的重量最多可达到出生时体重的10%。随着宝宝渐渐适应,到了第10天,体重就会增加。若在10天后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则可能是喂养不当或受疾病影响。

新生儿水肿

水肿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水肿多见于四肢、腰背、颜面和会阴部。

吐奶

未到3个月的宝宝,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且新生儿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哭闹多动或轻拍背部时,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因此,喂完奶后,家人可用手轻拍宝宝背部几分钟,避免宝宝过度哭闹。随着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绿色的物质,就需进一步检查。

喉部喘鸣

新生儿先天性单纯性喉喘鸣是指喉部组织过度软弱,吸气时向内塌陷,堵塞喉腔上口而发生的喘鸣。喉组织软弱可能是由于妊娠期营养不良,胎儿的钙或其他电解质缺少或不平衡所致,故又称为喉软化症,是新生儿期喉喘鸣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新生儿喉鸣的60%~70%。喉鸣多为高音调鸡鸣样的喘鸣声,也可为低音调的震颤声,一般只在吸气时发生,重者呼气时也可发声。症状多为间歇性,睡眠或安静时消失,啼哭和躁动时明显,俯卧时减轻或消失,仰卧时明显。喉鸣时可同时伴有胸骨上窝、肋间和上腹部凹陷,但生长发育良好,哭声正常。喉鸣症状常在18~24个月间逐渐自行消失,不需特殊治疗。

大便发黑

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可排出黏稠的黑绿色无臭味的大便,这是由消化道分泌物、咽下的羊水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的,3天内可转为正常大便。

脱发

新生儿生理性脱发是胎毛的自然更新,无其他异常。这种脱发的特点是刚出生时头发是黑的,但慢慢地变*了,到出生后四五个月时弥漫性脱落。这种脱发无需治疗,大多能自然好转。

脱屑

宝宝鳞形上皮的最外表为角化层,胎儿在宫内即有角化细胞脱落在羊水中。宝宝出生后从浸在羊水中的湿润环境转变为干燥环境,新陈代谢旺盛的新生儿,其表皮角化层也不例外而成为皮屑脱落。由于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组织不够紧密,腕关节、踝关节等皱褶部以及躯干部在出生2~3天后还可出现脱皮现象。

先锋头(产瘤)

产妇分娩时,由于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胎头皮肤、皮下组织血液循环受阻,局部出现充血、水肿和瘀血,甚至颅骨也会部分重叠使胎头暂时拉长变形,出现皮下血肿,医学上称为产瘤。

产瘤不会影响婴儿大脑发育。因为这种出血仅仅发生在骨膜与颅骨之间,并非是颅内出血,也没有殃及脑细胞。至于头颅变形也是暂时的,新生儿骨质柔软,易变形也易恢复。

胎脂

妊娠5个月左右胎儿皮脂腺能分泌脂性物质--胎脂。胎脂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羊水浸润。一般早产儿体表最多,足月儿次之,过期产儿最少。出生后胎脂有保护皮肤和保暖的作用。胎脂一般在生后1—2天内会自己吸收,所以不必擦掉。但是皮肤皱褶处积聚的大量粘稠胎脂请尽量擦去。

新生儿粟丘疹

由于高温闷热时,角质层的水平角蛋白阻塞小汗腺汗管,汗水积累造成的,新生儿常见常在生后第一周出现,分布在面部、头部及间擦部位。

临床常见四种类型:

(1)白痱(晶形粟粒疹)

针头大小的透明水疱,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脱屑。

(2)红痱(红色粟粒疹)

好发于腋窝、肘窝、额、躯干等处。皮损成批出现,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头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围绕以红晕,伴有灼热和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3)脓痱(脓疱性粟粒疹)

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于皮肤褶皱处及头颈部。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在脓疱。细菌培养为阴性。

(4)深痱(深部粟粒疹)

好发于颈部、躯干等部位。皮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损增大。一般无痒感。常可见到皮脂腺堆积形成针头样*白色样的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退。

新生儿隐睾

绝大多数男性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已下降,但少数下降延迟或有部分会停滞在腹股沟内。未下降时应该动态观察,如在1岁内不下降需手术治疗。

蒙古斑

一些新生儿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细胞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多数在2~3岁消退,个别7~8岁时自然消退。

马牙

在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形成的*白色小颗粒,俗称「马牙」,数周内可自然消退。不可擦拭或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新生儿乳腺肿大

男女婴儿皆可见,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大小如蚕豆至鸽蛋,一般于生后2~3周消退。原因也是孕妇雌激素对胎儿影响所致。不可强力挤压。

假月经

部分新生女宝宝在出生6~7天后,换尿布时可发现阴道内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可持续2天左右,这是因为母体内雌激素经胎盘传给胎儿,使其在出生后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导致阴道分泌血性黏液。

螳螂嘴

新生儿啼哭时,会看到口腔内侧两壁会各有一块肉团,老一辈的人称这样的嘴为“螳螂嘴”。有些地方甚至会挑割掉肉团,其实这样的行为是错误并危险的!

新生儿打喷嚏

经常打喷嚏是1岁以内婴儿常见的现象,尤其在出生后最初的3-4个月。打喷嚏可以说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可以预示疾病和及时排出鼻腔内的异物。婴儿频频打喷嚏时,家长首先会想到孩子是否受凉了。

定期体检,定期给宝宝接种疫苗,雨田家庭医生专业团队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签约家庭医生,助力健康福田,惠及你我他------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啦,萌萌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莫怕新生儿正常的ldquo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