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由于牙齿发育不完善,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物嚼碎,且小儿咽喉反射又不健全,容易将异物吸入气道而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另外小儿吃饭时哭闹或嬉笑也可将食物吸入气道。还有的小儿喜欢口中含物,可于啼哭或跌倒时,将口中异物吸入气道,形成气管,支气管异物。
常见异物临床表现可分为
①异物进入期;
②安静期;
③呼吸衰竭期。
每期表现
①异异物吸入后立即发生剧烈的痉挛性咳嗽、面潮红、憋气;
②呼吸困难,异物大者可窒息;
③阵发性呛咳、喉喘鸣。
④异物随气流向上冲击声门下区,偶可听到拍击音。
⑤感染时高热,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症状。
疾病症状表现为,吸入异物后突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呼吸困难、气喘、声嘶。咳嗽剧烈可引起流泪、呕吐。经过阵发性咳嗽后(约10~30分钟),异物如贴于气管壁或卡在支气管分支中不动,则症状暂时缓解。但经活动,体位变动后异物又活动,则重新引起剧烈咳嗽和呼吸困难。在总气管的异物向上撞击声门时,产生冲撞声门的拍击声,在咳嗽和吸气期末可听到;较大异物完全堵塞总气管时则发生窒息。如异物落入支气管,早期症状同总气管异物;落入支气管后活动范围小,因而咳嗽症状也轻。因植物性异物刺激性较大,常引起感染、出现发热、痰多,如果完全堵塞支气管,则症状更明显。
80%发生于儿童,3岁以下儿童占65%。
检查1影像学检查不透射线的异物可立即显现。透射线的异物可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如原因不明的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肺炎及纵隔偏移等。肺部CT及气道三位重建可明确有无异物及判断遗物部位。
2其他检查如果异物存留时间较长,难以明确诊断者,可行气管镜探查术。
诊断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或气管镜检查可确诊。
治疗
若不及时抢救,异物完全堵塞气管,超过4分钟就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会留下瘫痪、失语等严重后遗症。如果仅堵塞部分气管,但又咯不出来,就可能发生肺炎、肺不张。因此,最关键的措施是在现场急救。
Part
1
海姆立克急救法
一旦幼儿发生气管异物,可当幼儿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不可过于惊慌而不知所措,先鼓励幼儿自行咳嗽咳出异物,若不行,可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Part
2
拍背法
可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抢救者胳臂上,并将胳臂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容易使胳臂固定而不摇动,患儿头要低于躯干,急救者的手握其下颌固定头部,注意开放呼吸道;急救者用另一只手掌根部仅用手腕的力量,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注意扣击时用力不可过猛,以免造成外伤。
Part
3
胸部手指猛击法
即将患儿取仰卧位,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弯中,头略低于躯干。急救者用两手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4~6次。以每秒1次速率的快速按压,若不见异物排出,可重复以上急救动作。
扣击肩胛区或胸部手指猛压,都可在瞬间增加胸腔内压力,造成人工咳嗽,从而迫使气管内产生一股强大气流,将异物顶出呼吸道。
在采取抢救措施的同时,医院,途中不要停止抢救。如果发生心脏停跳,要进行心肺复苏。
1取出异物直接喉镜或支气管镜取出异物。个别用支气管镜钳取有困难者开胸取出。
2药物治疗存在感染或其他并发证时,应迅速作出相应的治疗。
预防
1.首先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
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应耐心劝说,使其吐出,不可打骂,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如果小儿已经哭闹,不能再硬逼其进食,否则容易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玩具应安全。
2.呕吐处理
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3.咽部异物处理
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
4.幼儿勿食容易引起咳呛的食物
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小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给小儿。
5.婴幼儿哺乳需知
幼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不要吸吮带眼的假奶头;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做到这些可以防止宝宝胃内吸入过多的空气而致呕吐。此外,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这样宝宝就不容易发生呕吐了。容易呕吐的孩子最好喂奶后,将他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位睡,防止呕吐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人性肺炎及气管异物。
dieteticandhealth-care
饮食保健
不要给幼儿玩钮扣、钱币、玻璃球、橡胶嘴及较小的玩具;幼儿不宜吃整粒的炒豆、瓜籽、花生米、榛子、松子、蚕豆等食物,更不能带壳给孩子玩,吃前大人应剥皮去壳并将果实砸碎;文章来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医坊
别忘记在右底角点个好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